中國人民幣銀行宣布,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中國金融40人成員丁志杰8月11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此次改革消除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政策性扭曲,是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意義甚至大于進一步放寬日間波幅。與此同時,也為人民幣加入SDR的談判爭取了主動,同時提升了國內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權。
丁志杰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會進入貶值通道。而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加快匯率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交易品種增加。
改革意義大過調整日間波幅
丁志杰告訴本報記者,這次最大的變革就是“中間價參考上一日的收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