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委書記宋國權表示,作為一座傳統的資源型工業城市,“十二五”時期,銅陵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堅持“在轉型中發展,在發展中轉型”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銅陵市銅深加工產業取得歷史性突破。2014年,該市銅材加工量達到134萬噸,首次超過電解銅生產量;同時,包括首位產業銅基新材料產業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30.3%,位居安徽省第一;現代服務業快速成長;資源采掘業總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下降至1.09%,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記者獲悉,“十二五”以來,為應對工業經濟下行壓力,銅陵市以項目為抓手,統籌落實穩增長、促轉型各項措施,全市工業經濟依然亮點紛呈。“其中“雙閃”項目是銅陵有色歷史上投資最大的技術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達70億元,采用閃速熔煉、閃速吹煉、高濃度二氧化硫制酸等清潔、環保、高效的銅冶煉技術。項目的投產,使銅陵有色銅冶煉產能達到140萬噸,晉升世界前三強,冶煉技術由此邁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宋國權表示,“十三五”時期是銅陵全面推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銅仍然是銅陵轉型發展的“重頭戲”。我們要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優化資源配置,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利用銅基新材料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二次轉型,形成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安徽省銅陵市委書記宋國權在接受中安在線記者采訪時說,“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銅產業將進入民用領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很大。無論轉型發展走到哪一步,銅都是我們的根基,不能丟,也都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