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創鉛鋅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2023年中國國際鉛鋅周上的致辭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 葛紅林
今年以來,盡管國內外宏觀政治經濟環境日益復雜嚴峻,但有色金屬作為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儲能電池等新經濟領域最主要的支撐材料,隨著這些產業持續高速增長,以及我國穩增長一系列政策落地,有色金屬市場需求不斷得到改善,呈現良好的恢復勢頭。
鉛鋅作為有色金屬的重要組成部分,1—9月份,精煉鉛、鋅產量分別為576萬噸和51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5%和5.2%,其中,再生鉛、再生鋅產量分別占精煉鉛的56.7%、精煉鋅的14.4%。貿易方面,前三季度,進口鉛、鋅精礦實物量分別達89萬噸和35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1.3%和13.6%,出口鉛酸蓄電池和鍍鋅板1.84億只和81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和20.6%。在鉛鋅產業總體上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的同時,仍然存在以下亟須破解的老問題和新挑戰。
亟須防范鉛鋅原料保障風險抬升的影響
一是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囯內鉛鋅冶煉產能的不斷擴張,帶動國內的鉛鋅精礦對外依存度從2012年的27.2%和19.9%,提高至2022年的32%和35%,預計未來幾年鋅精礦對外依存度還將進一步提高。二是礦業勘探開采投入不足。不同于新能源戰略金屬的投資熱潮,近年來,國內外鉛鋅資源的勘探投入和開采熱度有所下降,全球資源儲量及礦山生產量都處于徘徊不前的狀態。三是海外資源供應風險抬升。由于全球鉛鋅資源分布不均,我國鉛鋅原料進口來源國相對集中,前三大國家供應量占比超過50%。近年來,主要海外開發資源國在礦業稅和產業鏈延伸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料出口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亟須破解鉛鋅各環節利益分配不均衡的困局
長期以來,全球鉛鋅產業各環節之間存在著利益分配不均衡、不合理,礦山采選環節利潤偏高,冶煉環節利潤偏低的問題。由于我囯的冶煉環節產能大,不僅忍受著低廉的原料加工費,而且還承受著碳排放的環境代價,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進一步優化“雙循環”下的產業結構優化。
亟須應對鉛鋅消費增長乏力的問題
近年來,鉛鋅消費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新能源等對鉛鋅消費尤其是鉛的消費帶動極其有限,鉛鋅新產品開發不足,部分領域鉛蓄電池、鋅壓鑄件已分別被鋰、鋁取代,鋼鐵消費減緩對鋅消費增速的抑制已顯現,低成本、高效儲能用鉛、鋅材料開發進展緩慢。鉛鋅行業對儲能電池、新材料等技術路線發展的關注度與參與度較低。
亟須應對國際規則的變化與挑戰
2021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正式啟動所謂的“負責任采購政策”工作,要求在LME注冊的品牌建立與經合組織(OECD)一致的管理體系,并開展供應鏈盡責管理評估與審核,礦產品種覆蓋銅、鋁、鉛、鋅等大宗金屬。從未來全球礦產資源治理體系建設看,所謂的“負責任采購政策”也正在成為新的具備執行力的全球貿易規則和貿易壁壘。
與此同時,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也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鍍鋅鋼材等產品的出口將面臨CBAM的約束,未來隨著覆蓋范圍的擴大,無疑將惡化全球金屬貿易競爭格局。
針對我國鉛鋅產業發展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我們要立足鉛鋅產業發展新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鉛鋅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增創產業發展新動能。要因企制宜,圍繞資源高效利用、綠色低碳工藝、全產業鏈降本增效,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提高生產運營中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高質量地提升整體能效。要緊扣時代脈搏,引領新需求,擴大新應用,充分滿足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節能降碳等新質生產力對鉛鋅的需求。要抓住儲能產業高速發展機遇,適應綠色儲能產品需求,研發滿足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環次數的低成本鉛鋅儲能材料,讓鉛鋅材料在全社會實現“雙碳”目標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二是堅持資源優先,夯實產業穩定發展基礎。要加大海外和國內資源勘探投入和現有礦山深邊部找礦力度,利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機會,推動鉛鋅礦資源增儲上產,延長礦山服務年限,提升資源保供能力。要加快推廣先進的鋅冶煉浸出渣資源化技術,加強再生鉛鋅資源綜合回收利用,完善回收體系和稅收體系,提升循環利用水平,盡快實現固廢全部資源化。要積極踐行“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全面參與國際礦業開發和深度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品位下降、開采成本上升、貿易壁壘等全球性的挑戰,打造更加穩定可靠的鉛鋅產業“雙循環”格局。
三是堅持協同耦合,開拓低碳發展新模式。要積極推進鉛鋅骨干企業制訂碳達峰路徑,梳理及推廣成熟的節能降碳技術,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儲能,消納綠色可再生能源,促進按期實現碳達峰。要積極推進原生與再生協調發展,鉛鋅冶煉與鋼鐵、化工、建材互補耦合發展,構建綠色循環生態產業圈,實現資源能源梯級利用及固廢資源循環銜接,為社會綠色發展貢獻鉛鋅力量。要積極發揮鉛鋅冶煉原料適應性強、可同時回收稀貴金屬的載體功能,利用我國作為全球最大鉛鋅冶煉產能國家的技術裝備優勢,積極處置各種含稀貴金屬礦產原料及城市礦產資源,將鉛鋅冶煉打造成服務國家戰略和處理城市礦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載體。
四是堅持理性發展,打造行業健康業態。要充分借鑒電解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政府有為、行企配合、社會監督的市場化、法治化成功經驗,嚴控冶煉產能的盲目擴張和惡性競爭,努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業鏈韌性,增強企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加快培育和形成多個具有競爭力的鉛鋅排頭兵企業、產業鏈鏈長和貿易鏈鏈長,提高行業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要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鉛鋅分會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進一步提升服從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的“三服務”水平,凝聚各方力量,發好產業的呼聲,打通產業“堵點”,營造更加有利產業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