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搶大戰”的畫風,在本周突然演變成了一場“沖刺賽”……
自從今年1月特朗普首次談及將對進口銅征收關稅以來,全球銅市就被攪得天翻地覆。而本周,隨著有消息稱美國政府的目標是在幾周內——而不是之前普遍預期的幾個月內就開征銅關稅,這顯然又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沖擊。
周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銅期貨合約價格一度飆升至了歷史新高,國際基準的LME期銅則較美國市場價格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貼水。
這一自1月以來持續擴大的價差意味著——理論上銅貿易商可以通過搶購更便宜的海外現貨、趕在關稅實施前運抵美國而獲取暴利。根據摩科瑞的估計,約50萬噸銅目前正流向美國,其中大部分已在運輸途中。
然而,令許多貿易商眼下感到焦頭爛額的是:如果這些裝載著銅的商品貨船在特朗普關稅生效后才“慢悠悠”地抵達美國港口,“打了一手好算盤”的他們可能反而將面臨巨額虧損……
有鑒于特朗普的汽車關稅周三一下子就落地了,而他的關稅大棒仍在諸多領域肆意揮舞,這無疑進一步令那些手上貨物離美國港口還遠隔大半個地球的銅貿易商們“茶不思飯不想”。
毫無疑問,特朗普政府加快實施銅關稅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擾亂銅市場——人們之前原本以為征稅生效需要數月之久,因此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將銅從拉丁美洲、非洲甚至是亞洲等地運往美國。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美國對沖基金Quantix Commodities LP投資者解決方案主管Matt Schwab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問題是,對于那些已經裝船運輸的金屬,特朗普政府是否能給予一個寬限期。”
穩賺的套利交易可能反而要虧了?
據熟悉相關交易情況的人士稱,最近幾周全球市場對銅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不少交易商甚至愿意在LME價格的基礎上每噸加價多達500美元,以獲得可以在Comex交割的銅。
通常情況下,此類附加費最多也就徘徊在100美元左右——但隨著最近幾周,Comex比LME期銅每噸高出了約1500美元。交易商們正愿意支付更高的附加費來獲得大量可交割的銅。
在金屬行業業內享有盛名的摩科瑞能源集團金屬交易主管Kostas Bintas上周就曾表示,這幾乎是他見過的最賺錢的套利交易機會。
誠然,考慮到從亞非地區至美國需數月之久,關稅實施的時間窗口本身始終也是此類套利交易的主要風險。但有鑒于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月份曾指示商務部對潛在的銅關稅展開調查,并要求在270天內提交報告,人們原本認為銅關稅的落地時間并不會那么快,足以讓他們趕在關稅生效前將銅運抵美國。
但“人算”似乎終究不如懂王的“腦洞”。據媒體周二報道,美國商務部對銅的調查似乎正逐漸流于形式,關稅其實可能會在正式的調查截止日期前幾個月就出臺。
目前,分析師們的共識以及特朗普自身的呼吁都是——將銅進口關稅定為25%。根據LME銅周三最新的交易價格,這意味著每噸銅的關稅費用差不多也就是約2500美元。
而如果沒能及時把貨運到美國,這一關稅數字其實已足以使那些想要鎖定Comex和LME價格之間價差的貿易商完全喪失利潤空間,乃至面臨巨額虧損:
自特朗普1月份首次提出征收銅關稅以來,Comex和LME價格之間的價差一直在250美元至1700美元之間波動。貿易商還可能損失為獲得金屬而支付的附加費,以及運輸和融資的成本——這有可能使這一銅市場史上最有利可圖的交易之一,變成一段異常痛苦的回憶。
對國際市場價格意味著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特朗普的銅關稅可能提前落地,分析師們眼下也正在重新評估最終能運抵美國的金屬數量,以及其對國際的潛在影響。
交易商和分析師此前曾打賭,隨著數十萬噸金屬被運往美國,全球銅市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供應短缺,總部位于日內瓦的摩科瑞公司就稱,這一趨勢可能會將LME期銅推至歷史新高。
但是,如果關稅真的提前落地,導致流向美國的金屬減少,那么由供應驅動的漲勢長期持續的可能性便將降低。
StoneX Group Inc.金屬和大宗材料對沖基金銷售主管Michael Cuoco表示,“如果關稅在幾周內而不是幾個月內出臺,這將支持LME期銅上漲行情已終結的觀點。”
除了醞釀中的關稅對全球貿易流動造成的直接動蕩之外,分析師們也正越來越多地將注意力轉向迅速征收銅關稅,將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制造商造成的影響。
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Bart Melek在接受采訪時稱,關稅可能會對全球銅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關稅會提高美國國內含銅金屬商品的價格,同時也將對制造商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