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家里有幾部多年未開機的舊手機?3部、4部還是5部?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閑置的舊手機,實際已經成了圍繞在你身邊的電子垃圾?智能手機時代,很多人為了追求更炫更酷,更換手機的頻率也縮短到1年。然而,新機到手后,舊手機的處理卻成了難題。由于回收環節少、價格亂和對隱私的擔憂,七成舊手機只能閑置在柜子的角落里。
角落的舊手機堆成了筐
拿到最新的iPhone SE后,小芳打開柜子,找出角落里的一個麻布編織的小筐,把淘汰的舊手機扔了進去。無意中一摸,因為長久未動,麻布上都沾了一層浮灰。
“這是我專門用來放置廢舊手機的地方。”小芳倒出舊物數了數,加上新投進去的一部,總共已經有8部舊手機,其中最老的可以追溯到六七年前,還是一代的三星Note 和第一部國產版的iPhone手機。
“倒不是我喜歡舊手機,而是實在不知道如何處理。”曾經,小芳想到過把舊手機當二手機賣掉的方法,可到街邊的回收小店一打聽,條件太苛刻,廠商已經不再生產的舊版本店家不回收,在生產的非大牌回收價格又很低。“一部國產手機,最低開出過10元,你相信么?賣舊報紙也不止10元呢。”
而另一方面,家人又堅決不同意小芳將舊手機賣給街邊小店。小芳的母親就堅持,手機里都是個人隱私,一旦被泄露風險太高,所以寧愿將舊手機擺在角落里,也堅決不能拿去回收了。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被淘汰掉的舊手機越來越多,放舊物的東西也從塑料袋升級到了收納箱。“廢舊電子產品中存在著大量的金屬,例如鉛、汞等重金屬,就這么常年擺在家中,就相當于身邊圍繞著一堆電子垃圾,細思極恐啊。”小芳告訴我們。
七成舊手機被閑置在家
隨著智能手機廠商推新頻率的加快,人們更換新機的速度也在縮短,閑置也成了幾乎每個家庭正在面對的問題。昨天下午,記者就隨機采訪了10位普通用戶,最少的一位8年換了5部手機,除去2部是因為被偷以外,有3部手機都閑置在家。
《2015年度消費電子行業客戶服務藍皮書》也指出,廢舊電子產品處理問題日益成為一個行業痛點。調查發現,81.0%的消費者遇到過需要淘汰、更新廢舊消費電子產品的情況,其中絕大多數消費者遇到過需要處理掉廢舊手機的情況,占比 80.7%。可最后,對廢舊手機的處理,65.4%的消費者選擇了閑置在家,10.7%的消費者贈予親友使用,3.7%的消費者選擇直接丟棄,而通過廠家回收處理或者參與“以舊換新”活動而處理的消費者僅為7.1%。
而對于為何將舊手機閑置在家,52.1%的消費者提出是因為廠家沒有以舊換新或者回收處理的服務;而21.6%的消費者則指出是因為以舊換新的活動不劃算或者回收處理的價格不劃算。
“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已經給消費者帶來了實際的困擾,但是廠商在回收處理的點位設置、活動力度、隱私保障以及便利性上仍存在不足,導致目前廢舊電子產品以閑置和小商販回收為主,以舊換新和廠家回收并沒有發揮出明顯的作用。”
外修過屏幕蘋果就不能換新
此前,工信部曾公布過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2月,中國的手機用戶已達15.3億,每年產生的廢棄手機大約有2億部。有分析認為,中國的廢舊手機回收率尚不足1%。
為何回收率這么低?缺乏“正規軍”是主因之一。中國電子商會售后服務專委會秘書長林漢鐘就指出,盡管如蘋果、三星等已經建立起電子產品回收或“以舊換新”的體系,但由于正規廠商的“以舊換新”價格偏低、限制條件多以及換購不便利等問題,尚未成為消費者處理廢舊電子產品的主要渠道。
市民馮先生就對蘋果“以舊換新”抱怨頗多。曾經有一次,馮先生想在蘋果專賣店把自己的iPhone6 Plus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折成優惠來購買新機,可是,就因為他曾經在非特約維修點更換過一次屏幕,工作人員就拒絕讓其參加這項活動。
“我的屏幕是換過,可主機都是原裝的,怎么就不能換呢?”馮先生直言,這樣的限制條件太過苛刻。
而在論壇上,更多的手機用戶吐槽,蘋果官方“以舊換新”的價格太低,而且機型太老。“比如,你新推了iPhone SE,我要換機肯定是想買這個,但你又不給我換。”手機用戶“小兔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