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村垃圾問題的嚴重程度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影響的不只是農民的生活環境,更是已經嚴重污染農村的土壤和水體,甚至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有些村子的水井越打越深,原因之一是垃圾污染了淺層地下水,威脅著村民的健康。我們經常在一些村子看到垃圾隨處堆放、臭水溝里污物橫流、農膜秸稈散亂在田間,這些垃圾給農村的生態和農民的生存造成的威脅遠甚于我們所看到的,治理農村垃圾刻不容緩。
農村垃圾成為難治的頑疾,難在村民居住較為分散,日常收集垃圾的難度大、成本高;難在農村基礎設施差,收集的垃圾難以轉運出去,也難以就地就近處理;難在數十年的陳年垃圾很難清理,即便清理干凈,也難以長效保持。
因此,我們認為,首先要在垃圾處理和保潔運作兩大難題上探索新機制。在垃圾處理上,配備垃圾桶、清運車、垃圾清掃車等硬件設備,建議垃圾中轉站,針對建筑垃圾和蔬菜垃圾多的實際,建立多設建筑垃圾填埋場和蔬菜垃圾投放點,由政府統一清運安排,完善“戶投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工作機制;在保潔運作上,村村設立保潔員,并制訂《保潔員考核管理制度》,明確考核標準,落實獎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