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城鄉每天產生的大量垃圾以及廢舊物資,由于得不到有效處理而堆積如山,每年占用土地200萬畝以上,污染流域大約2000萬畝。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財富。做好垃圾和廢舊物資的回收、分類處理及再生利用工作,可以為我們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垃圾和廢舊物資回收處理工作的意義深遠,作用很大,應該注意從源頭抓起。
針對這一問題,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注意從源頭分類處理。不要隨意堆棄亂放垃圾,在街道社區、工廠學校、賓館酒店等公共場所,按照垃圾種類分別設置裝儲設施,使各類垃圾在投放之處就做到分類投放,絕不能等到堆積成山、混雜不清的時候再進行統一處理。
第二,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建設垃圾分類處理站點,組織與之相關的產業、行業、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和廢舊物資回收處理,并給予免稅及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
第三,每2000人建立1個垃圾及廢舊物資分類回收點,每10萬人建立1個綜合處理站。把各類垃圾、廢舊物資制成工業品、有機肥料和其他生產資料等。預計可增加就業崗位150萬個,直接效益15000億元。
第四,政府要嚴格控制原生資源開發,充分回收利用再生資源。在資源開發利用上搞好宏觀掌控,對資源消耗較大的項目嚴格控制,鼓勵支持資源再生利用項目。
第五,要制定、出臺規章制度,對亂堆亂放垃圾的行為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