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在當今社會已成社會的熱點,人們拿出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踐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景區無法承受游客“到此一游”的亂刻,無法承受到處亂扔的尷尬。如何根治或者得到改觀,筆者認為需多措并舉。
其一,要提高游客的自身素質。出來玩的基本上都是上班族或者經濟上比較寬裕的“紳士”,在單位上有形象,出門更要注重形象。不能因為別人不認識就亂扔垃圾,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了他人的勞動成果。素質是一點一點養成,形象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只有“家里”“家外”都言行一致,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游得更開心。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對于游客,只要不亂扔垃圾,文明旅游,對景區工作人員來說,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贈予”。
其二,要提高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許多景區,“神話”得相當好,廣告打得特別到位。然而,只重宣傳不重基礎設施的不斷投入和完善,已經給越來越多來參觀的人群帶來諸多不便利的地方。比如垃圾箱、廁所等的設置不多、位置不合理等等,讓游客經常不知所措。要想發展本地旅游,不在基礎設施上、硬件上做好文章,結果肯定事與愿違。
其三,適當獎勵,減少曝光。對于游客而言,出來玩是圖個心情高興,如果能做點“小善事”,比如拾垃圾、文明勸導等行為,受到當地景區的“小獎勵”,肯定對景區的好感倍增,從而達到幫景區免費宣傳的效果,實現雙贏。而對于曝光一些亂扔垃圾的行為等,應減少或者不實施。因為一方面,游客一年或者幾年甚至十幾年才來一次,曝光了其本人也看不到,別人看到了也不認識,對于被曝光者毫無警示意義而言。另一方面,還會無形中增加游客的壓力感,消減開心、歡樂的氣氛,使人心理上產生不快,進而此景區不會成為旅游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