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相關話題展開討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環境保護研討會日前舉辦。
此次研討會由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和環境保護部環境發展中心共同舉辦,美國環保協會、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管理分會等協辦。
研討會圍繞環境保護部4月出臺的《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導意見》,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話題展開了討論。
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認為,環境保護既要通過加強環境治理來實現環境質量的改善,同時也要通過經濟結構、經濟體系本身綠色化的打造,得到長期穩定的改善。
環境保護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任勇建議,要將資源環境作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變量,與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和制度等一起納入生產要素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調整對象,把資源能源的效率作為衡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標。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中心主任張有生認為,環境問題離不開能源問題,要實現生態文明,能源也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國家要推行經濟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源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環境保護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副主任佟羽建議,應通過嚴格的問責追究責任,推動地方政府落實去產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