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五礦阿里鋼鐵平臺正式更名“五阿哥”,新域名也同步啟用。在五礦宣布牽手阿里共建鋼鐵電商半年之后,此次更名亦被看做兩大行業巨頭合作的重要進展。
兩家巨頭的聯合自然將給行業帶來震動,但也有業內專家表示,五礦的管理風格不夠市場化,而互聯網平臺最重要的就是開放性,由五礦主導的這一平臺若想達到預期可能需付出更多改變。
記者梳理發現,5家新三板掛牌的鋼鐵電商2015年均陷虧損,而此前運營五礦自身電商平臺“鑫益聯”的公司五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礦電商”)去年虧損額達6015.95萬元。
在阿里創投入股五礦電商之后,“五阿哥”能否擺脫行業困局,成為行業領頭人仍存挑戰。中國聯合鋼鐵網總編胡艷萍對記者表示,整個行業尚未找到明確盈利模式,而行業企業參與的電商平臺都面臨很難成為獨立第三方的困擾。
低調半年“憋大招”?
記者查閱網站發現,6月21日,五礦阿里鋼鐵平臺正式更名為“五阿哥”,這也是雙方宣布合作后為數不多的動作,業內人士也普遍表示,兩大巨頭的合作顯得比較低調。
五礦阿里鋼鐵平臺CEO趙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直言,五阿哥的“哥”,是希望五礦和阿里合作的鋼鐵平臺能夠走出新模式。
五礦發展(600058.SH)曾于去年11月發布公告稱,擬對下屬子公司五礦電商增資,同時引入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創投”),此外還成立了北京海立云垂投資管理中心(簡稱海立云垂)作為五礦電商員工股權激勵平臺。五礦發展、阿里創投及海立云垂共向五礦電商增資5.9億元,其中五礦發展以現金增資2.03億元,阿里創投以現金增資3.16億元,海立云垂增資0.72億元。增資完成后,五礦發展、阿里創投、海立云垂分別持有五礦電商46%、44%、10%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從一位域名交易業內人士處獲悉,“五阿哥”域名曾經過約5次轉售,由去年底的3900元的價格漲至6位數賣給五礦電商。五礦阿里鋼鐵平臺CEO趙偉也曾對媒體公開表示,對此名一見如故。
突破行業虧損困境仍存挑戰
線上、線下的兩巨頭聯手,確實令業界對這一鋼鐵電商平臺充滿期待。鋼鐵電商專家王招華表示,五礦電商低調半年是在“憋大招”,但也有業者認為五礦電商想要達到目的可能需要較大改變。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雖然五礦阿里鋼鐵平臺CEO趙偉曾經為阿里高管,但在阿里創投增資后,五礦發展依舊在五礦電商中占據控股權。有專家向記者分析,五礦阿里宣布成立新平臺半年后才有更名的動作,可能就是因為作為央企的五礦受到較多程序上的限制。
實際上,早在2014年五礦電商就獨立打造了鋼鐵電商平臺鑫益聯,但在業內并未引起較大波瀾。胡艷萍分析認為“鑫益聯的市場認可度并不是特別高,無論是它的運營模式還是理念,在業務量上也算不上一線,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五礦電商可能不夠市場化。”
記者在鑫益聯平臺上發現,截至發稿日前,其累計完成交易量為1915萬噸, 而據多家媒體披露,找鋼網在去年就實現去年總交易量逾320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鑫益聯與五阿哥雙平臺都在運作,也就意味著可能出現五礦發展旗下兩平臺“互搏”。記者曾就此問題致電五礦發展董秘辦,但電話并未接通,記者聯系五礦電商了解相關情況,對方截至發稿未回復。胡艷萍則表示,五礦兩平臺最終可能會合并,但應該會花一定時間。
此外,鋼鐵電商仍面臨普遍虧損。記者梳理發現,去年新三板上市鋼鐵電商普遍虧損,鋼之家2015年凈利潤同比下滑416%;上海鋼聯控股的鋼銀電商營業收入規模最大為212億元,虧損4.39億元;中鋼網營收74億元,虧損4906萬元。
對此,胡艷萍認為,國內的鋼鐵電商平臺仍處于快速增長的發展期,技術和市場推廣等運營費用比較大,為短期盈利帶來了障礙,與此同時,鋼鐵電商尚未形成明確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