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afmci"><dd id="afmci"></dd></del>

  • <s id="afmci"></s>
    <acronym id="afmci"></acronym>

    <sub id="afmci"><ol id="afmci"><nobr id="afmci"></nobr></ol></sub>

    迅收網

    行業資訊

    下載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環保新聞 » 正文

    湖北:最嚴環保執法這一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29  瀏覽次數:53
    核心提示:  受到廣泛關注、有史上最嚴之稱的新環保法實施已經一年多,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期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對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
       受到廣泛關注、有“史上最嚴”之稱的新環保法實施已經一年多,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期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對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此次執法檢查的重點包括: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的環保責任落實情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污許可、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信息公開等主要法律制度措施落實情況;加強法律宣傳教育,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方面的情況;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情況,以及環保監察執法,違法行為查處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問題等。據了解,執法檢查組擬分成5個小組,自6月開始分赴河北、山西、黑龍江、河南、廣西、貴州、云南、寧夏8個省、自治區開展檢查工作。
     
      6 月20日~24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新聞采訪組來到湖北武漢、武昌、荊州、黃石等地進行實地采訪。帶隊的全國人大環資委調研室巡視員何嘉平表示,這次采訪活動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執法檢查,采訪新環保法實施一年后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的環保責任落實情況及變化,還有哪些不足和突出問題。

      最嚴環保執法
     
      新環保法實施已一年有余。作為新《環保法》實施的第一年,2015年湖北污染企業經歷了史上最嚴格執法,全省共檢查企業44574家次。
     
      湖北省環保廳總工程師周水華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去年以來,全省共處罰企業2106家,罰款金額1.22億元,而2014年,處罰金額只有3000多萬元。限產及停產案件66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04起,移送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4起。”
     
      在湖北,受處罰的不僅僅是企業。執法不嚴,有關干部也要受到處罰。因“秸稈禁燒令”落實不力,湖北省去年就有730余名干部被問責。
     
      去年5月1日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決定》正式實施。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湖北省共派出巡查組154萬次,現場處罰 631起,處罰金額10萬余元。其中荊門市現場處罰124起,除直接責任人外,還對包聯責任人進行處罰,共開出禁燒責任罰款4.5萬元;荊州市還在中心城區查處190余起,累計扣減區級專項工作經費679萬余元。為促進“禁燒令”的落實,湖北省還加大問責追責力度。湖北省環保廳對去年秋季以來秸稈露天焚燒情況較為嚴重的孝感、荊門和仙桃市政府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約談,去年全省為此處理問責干部共計730余人。
     
      綜合來看,去年湖北省“秸稈禁燒”取得好成績,環保部通報火點數7個,比前年同期45個相比下降84.4%。
     
      同時,他們還建立了衛星遙感監測日報制度和無人機巡檢通報制度,每天向各地通報火電監測情況。
     
      得益于一系列環保措施,湖北的空氣質量大幅好轉。2016年1~5月全省17個重點城市PM10均值為102微克/每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16.4%,PM2.5均值為64微克/每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2016年5月全省17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標率在 67.7%~100%之間,平均優良天數達標率為88%以上,較去年同期上升26%。
     
      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核心水源區和重要影響區,承擔著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的重要責任。因此,水污染防治一直是湖北環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周水華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湖北省實施最嚴格的水源地保護制度。“科學劃定全省140個縣級以上集中式水源地保護區,保護區標識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完成34個實際和91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建立了風險源名錄。對全省4160個入河(湖)排污口開展了普查,對新改擴入河(湖)排污口設置進行嚴格審定,并進行公示。2015年,全省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9%。”
     
      2016年1~5月,湖北省地表水質量總體良好。主要河流水質符合Ⅰ~Ⅲ標準比例為81%,水質為Ⅳ類的斷面比例為8.2%,水質為類Ⅴ類的斷面比例為7%。主要湖庫水質符合Ⅰ~Ⅲ類標準水域比例為65%。
     
      湖北省各個城市也在積極探索環境治理的新體制機制,如在宜昌市,他們成立了全省第一個流域性水利綜合執法機構——宜昌市黃柏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局,啟動了宜都市水權改革試點,制定了大氣生態補償辦法,出臺了《宜昌市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獎懲暫行辦法》等,希望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能夠保障環境治理長久地開展下去,并取得實效。

      “仍有短板和不足”
     
      “從新環保法實施一年的效果看,湖北雖然取得了很多成績,但仍有短板和不足。”何嘉平在采訪活動中總結道。
     
      在這次采訪的企業中,大多是曾經被周邊住戶舉報過、或發生過環保責任事件的企業。離長江僅有450米的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曾被多次舉報并被處罰過。
     
      “現在我們在環?;A設施上不怕花錢,舍得投入。”該公司副總經理鄧肇政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至2016年5月,公司總投入28億元,環保的固定資產投入就已經超過7億元,環保年運行成本約為7000萬元,占生產成本的12%。目前建有約45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站,每天處理能力達到16900噸。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從設計上采用國際國內最先進的環保治理技術,從源頭上實現清潔生產,持續減少排放。同時,我們環保人員不設定編,著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人才隊伍,全公司現有員工1375人,環保人員就達到105人。”
     
      近年來,該公司通過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開發綠色生產工藝,化學品消耗與傳統工藝相比下降到1/6以下,大幅減少了三廢總量,綜合能耗下降約25%;通過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將廢物資源化利用,減少標煤88457噸,減排COD約330噸,氨氮約120噸。
     
      鄧肇政最深切地感受到這一年多來的“最嚴執法”。據他統計,新環保法實施后,環保部對他們進行的檢查多了3倍,省里的檢查多了4倍,市里更是不定期地來進行檢查。
     
      武漢中法水務公司總經理徐誼也深深感受到了“最嚴執法”。該公司是中法合資企業,為武漢化學工業區集中處理污水,去年因為未按國家申報登記污泥而受到行政處罰,被列入了“環保黑名單”。
     
      徐誼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公司2012年開始動工,2013年7月竣工,9月開始試運行。頭幾年,污水處理之后剩下的污泥一直在廠區內污泥儲存室堆放,原因是在武漢市找不到能夠處理這類污泥資質的企業,化工污泥屬于危險廢物,按國家規定必須如實申報。公司從開始運營開始,就一直按照規定申報,前兩年很少有執法人員前來檢查,但在去年,來檢查的人多了,還給了這樣一個“不良企業”的處罰。
     
      徐誼覺得有些冤枉,企業一直在進行如實申報,但由于該市沒有相關資質的處理企業,污泥堆放久了,水分蒸發,由于重量和之前申報的重量不符而因此受到懲罰,另外,公司2015年就驗收,至今還沒有拿到臨時排污許可證。
     
      “按照新環保法,企業必須執證排污,因此我天天都非常忐忑,都會覺得第二天會出事。”徐誼表示,“現在我在污泥堆放車間加裝了儲存3年信息的攝像頭,以證明我們沒有偷運污泥。由于污泥含水量的問題,污泥堆放時間和水量增發量還要進一步和環保監察部門進行稱重和測量。”
     
      當地環保部門的負責同志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由于排污許可證是一批批進行核發的,所以存在延時發放的現象,這個問題回去要立即落實。
     
      在和當地環保部門的座談會上,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地方在環境保護方面還有很多不足。
     
      一是企業守法意識還不夠強。部分企業環境法制意識淡薄或心存僥幸,環保主體責任沒有得到落實,環境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環境問題得不到有效整改。
     
      二是環境監管能力仍然較為薄弱?,F有環保監管能力及環?;A設施與特大城市建設目標和環保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市、縣兩級環保機構面臨缺人、缺裝備等問題,鄉鎮、街道環保機構及人員雖然逐步得到落實,但目前面臨身份、職責定位不清,人員流動過快,業務素質普遍偏低等問題,環境監管縱向到底仍存在不足。
     
      宜都環境監測站站長楊斌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宜都縣經濟較發達,是百強縣,全縣有上百家企業。但是宜都環境監測只有13 個編制,實際上目前只有9個人。而環保監測的事務較多,光上訪件就有400多件,上級交辦的環保檢查有100多件,再加上人員年齡偏大,大多是50歲以上人員,專業技術也缺乏,所以與現在的環境監察工作不相適應。
     
      三是群眾對環境保護還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近年來,環保方面的人大建議、政協提案和群眾投訴都呈逐年上升趨勢。部分在企業安全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的居民還沒有完成搬遷,群眾投訴還比較多。城市餐飲業油煙擾民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3 年內湖北省要基本解決監察能力不足的問題。”周水華表示,下一步,當地將進一步貫徹和全面落實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理念思想和決策部署,繼續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規范源頭管控,嚴格環境執法,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深化環保領域改革,不斷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為實現綠色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湖北省將生態立省納入到全省“一元多層次”總體戰略體系,把推進生態省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舉措。同時,湖北省委堅持把環境保護納入到重點督查內容,先后組織水環境、空氣質量等專項督查,圍繞藍天、碧水兩大主題,省人大連續兩年組織全省環保執法檢查,督促各地水污染防治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開展。此外,湖北省人大還將湖泊保護、大氣污染治理作為近兩年環保世紀行的內容,組織媒體進行監督報道,在各方合力下,企業、地方政府的環保意識增強,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紅花綠草,樹木蒼翠,小橋流水……這不是公園美景,而是一家特殊鋼生產基地——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冶鋼)廠區內的園林式景觀。
     
      而最吸引記者的是一汪清澈的池水,幾十只黑天鵝在水面上閑游。這一池清水,就是新冶鋼鋼廠處理過的廢水。
     
      “黑天鵝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我們為了檢測污水處理的好壞,就購買了幾只黑天鵝放在池水里,這幾年黑天鵝已經繁殖到二十多只了。”該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黑天鵝擔當我們的環保‘哨兵’。”
     
      近年來,新冶鋼投入資金購進污水處理設備,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反復沉淀、凈化,使之達到合格標準,最終作為企業的中水進行實現循環利用。目前,該公司的噸鋼耗新水量為3.69立方米,大大減少了從長江的取水量。
     
      宜昌是是全國百強城市之一。201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384.8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9.1億元,經濟總量在中部地區和長江沿線同等城市中分別居第2、第4位,在湖北省內僅次于武漢市,居第2位。宜昌市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法、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以及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有關環境治理法規,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5年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5.27%,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了25.55%,超額完成省下達下降17%、18%的目標任務。一是大力組織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工程,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十二五”全市共爭取國家節能技改重點項目88個,項目總投資29.9億元,爭取無償資金3.62億元,項目建成后,形成 118.7681萬噸標準煤的節能量。二是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的管理,建立了能源管理體系,開展了能效對標,加強了用能管理,全市105家重點監控的高耗能企業“十二五”節能任務全面完成。全市納入國家”和省單耗限額標準管理的高耗能企業34戶,涉及高耗能產品有合成氨、工業硫酸、磷酸一銨、黃磷等10余種,涉及各類能源單耗限額指標26項。全市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合格率達96.0%以上,宜化、楚星、三寧、華強、興瑞、華新、花林等20戶企業6種產品21 個指標已達到或優于國標先進值水平。三是推動重點企業納入全省碳排放交易體系,接受碳排放監管。2015年該市有28家企業納入全省碳排交易體系,當年全部按期履約。今年全市共有37家企業納入全省監管范疇,企業數量占全省的22.3%,目前正在開展碳排放核查和履約工作。
     
      “我們把爭取和創建國家環境治理試點作為推進環境治理工作的一項重要抓手,我們先后爭取到了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猇亭園區循環化改造、國家第二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國家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城鎮污泥第三方處理處置試點、枝江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等6項國家試點。”該市發展改革委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這些試點分別從工業環境治理、城市廢棄物治理等不同方面探索改善環境的有效途徑,目前都在扎實推進之中,部分試點已經取得較好效果,如猇亭園區通過循環化改造,企業之間已經形成了循環經濟產業鏈,能源實現了集中梯級利用,園區污水實現集中處理,園區內興發精細化工園,實現了廢棄物完全綜合利用、企業全閉環生產,其循環化改造經驗多次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項目一期已于2015年年底建成,目前正在試運行,餐廚廢棄物收集簽約單位已達150余家,日收運處理餐廚垃圾量接近8噸。
     
      “我們之前將我們這個城市取個名字叫光‘灰’城市,不是光輝的‘輝’,是灰塵的‘灰’。”黃石市市長董衛民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周水華表示,下一階段,湖北省將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繼續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如以生態省創建為平臺,著力推進五位一體建設;以生態環境質量為重點,促進提升綠色執政能力;以落實紅線為基礎,優化國土開發空間布局;以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和標準為抓手,推進綠色轉型等。如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改善空氣質量、環境違法執法“零容忍”三大行動,建立“環保信用黑名單”等,倒逼產業結構的調整的升級。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付款方式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服務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最新發布 | 最新供應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粵ICP備14082258號-1

    ?2007-2018 廣州迅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日韩一区精品tv无码_97人妻碰碰碰久久久_日本二区高清三区高清不卡_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del id="afmci"><dd id="afmci"></dd></del>

  • <s id="afmci"></s>
    <acronym id="afmci"></acronym>

    <sub id="afmci"><ol id="afmci"><nobr id="afmci"></nobr></ol></sub>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五月天国产AV | 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首页 |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