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新一輪的產業發展,光大國際在2015年年底,進行了一次改革,將所有業務板塊,形成四個相對獨立的業務類型:環境科技、環保能源、綠色環保、環保水務。周俊介紹,其中環境科技板塊,由技術研發、設計咨詢、裝備制造、環境信息和數據管理幾方面組成。
周俊表示,光大國際一直在踐行藍色焚燒理念。截至今年6月底,光大國際環保能源各項目共處理生活垃圾419.6萬噸,提供上網電量約11.75億千瓦時。上半年各環保項目接待國內外參觀考察共1660余批次,超越2.88萬人。
藍色焚燒3.0應該具備的三大要素
周俊認為,可以感知的藍色焚燒3.0至少包括三個要素:第一,高水平的運營維護管理。首先,要求廠區建設,與周邊的環境要融合。其次,運營信息必須公開透明,高壓式監督,公眾放心。再有,要能提供長期穩定的運營管理,穩定運營。第二,高標準排放。煙氣的排放標準,優于歐盟2000標準。滲濾液全回用,接近零排放。飛灰處理應該用更高的技術,進行更徹底的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第三,實現更高效能的利用,采用次高溫次高壓鍋爐,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垃圾焚燒電廠經營效益提升,緩解運營成本壓力。應該向發達國家看齊,積極延伸項目價值鏈。
光大制造積極打造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中國制造”
藍色焚燒下,光大制造也一直在創新。歷時10余年,不斷探索,刻苦攻關、執著投入,成功研制國產750T/D大容量生活垃圾焚燒爐排,推出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產品,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垃圾焚燒發電整體技術體系,積極打造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中國制造”。
光大國際2006年成立研發團隊,自主研制核心裝備。2010年,首臺自主研發400T/D焚燒爐在江陰項目成功應用。2011年,技術裝備公司在常州成立。2012年9月,正式投產。2014年,正式面向市場銷售,截至目前,已銷售及廠內排產焚燒爐共計89條線。
周俊指出,光大始終堅信環境問題的改善,取決于環保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從成立研發團隊,到獨立運營的環境科技公司,每一步都是一次理念的提升,和對技術創新的日益重視。中國垃圾發電藍色焚燒時代已經來臨,“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光大國際在技術創新領域的探索永無止境、永不止步。
光大提供的高效煙氣凈化系統,在現有煙氣凈化系統技術的基礎上,對子系統進行了創新優化與改進,開發了高效煙氣凈化系統,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研究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止目前已實現銷售及排產達61條線。
滲濾處理一直是一個難題,光大國際從2006年開始,著手進行滲濾技術研發,經過10多年的努力,創新研發的滲濾液處理技術,破解中國特色的國際性難題。率先實現滲濾液設備成套化、模塊化、標準化。
光大制造不斷創新,打造多個典型項目
周俊介紹,公司承接的常州環衛綜合廠項目,屬于住建部科學技術項目示范工程,該項目已經建設投產。項目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過程的無塵控制,以及全自動化的運行管理。在杭州九峰項目上,光大也將率先采用等離子熔融技術,進行飛灰處理。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計劃的實施,光大制造業進入了“互聯網+制造”的發展新時期,周俊介紹,公司將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與互聯網等新興技術,不斷提高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與互聯化水平,使光大提供的產品更加充滿智慧。2016年5月11日,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實現按日披露前一日煙氣在線監測指標日均值、滲濾液出水指標監測值及爐渣熱灼減率日檢測值。隨著業務的發展,在未來光大還將提供更多的新產品。
公司合作的海諾爾欽州項目,光大提供了全套設施,該項目在今年4月18日正式運行,該項目試運行期間噸垃圾發電量達到408度,二英排放低于歐盟標準,運行效果穩定良好。
光大承接的唐山潔城危廢項目是國內首個BIC回轉窯應用項目,該項目在5月安裝完成,投入使用。
周俊表示,作為一站式全方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服務商,我們用開放的心態,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包括EPC總承包、設計咨詢服務、備品備件銷售大修服務,以及管家式服務。
最后,周俊分享,企業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更應成為環境與責任的承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