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出現大范圍重污染過程
11月2日至6日,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出現大范圍重污染過程。東北地區相繼有10個城市的AQI(空氣質量指數)達到最高值500。
哈爾濱市污染最為嚴重,11月4日的PM2.5日均值和小時值分別達到704微克/立方米和1281微克/立方米,大慶市PM2.5小時值也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5日,東北地區的污染范圍進一步擴大。
5日夜間至6日上午,受東北地區污染傳輸影響,山東省煙臺市、濰坊市、青島市、日照市、棗莊市,江蘇省徐州市、宿遷市,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相繼出現重度以上污染。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也經歷了一次重污染過程,污染主要集中在河北、北京、天津和山西等地。4日下午,京津冀地區多個城市達到PM2.5濃度峰值。5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污染程度逐漸緩解。
◎東北地區39家企業超標排放 環保部派督查組實地督查
環境保護部5日表示,今年10月份,共有39家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環保部已派出督查組赴現場實地督查。
環保部當天公布,通過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發現,10月份,鋼鐵等行業39家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涉及沈陽、大連、鞍山等20個市(州)以及黑龍江農墾總局。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將責成企業所在地省級環保部門組織實地查證,對違法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高限處罰并向社會公開處罰結果。對排污單位有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的,將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唐山應對重污染:軋鋼水泥玻璃廠全停產 焦化廠停止出焦
4日,根據環保部要求,唐山市政府決定在11月3日啟動重污染天氣三級預警響應措施的基礎上,緊急啟動更加嚴厲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自2016年11月4日15:00起,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全市所有焦化企業行業立即停止出焦、裝煤,并將出焦時間延長至48小時;全市所有鋼鐵企業燒結機(含堅爐)停止生產,高爐燜爐;全市所有水泥(含熟料生產線、水泥磨)、軋鋼、鑄造、玻璃企業停止生產;全市所有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企業工序停止生產。
5日,11月5日下午我市風力開始加大,氣象條件有利于污染物的減弱、擴散和稀釋,環境空氣質量將逐漸好轉。根據專家會商意見,市重污染天氣應對指揮部研究決定自11月6日零時起解除我市重污染天氣三級黃色預警響應,同時停止執行《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的緊急通知》(唐政辦傳[2016]100號)規定的各項減排措施和機動車限行措施,各縣(市)區政府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繼續加強企業環境監管,確保各類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
◎霧霾南下入侵魯南 山東一家鋼企又被環保部點名
針對近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重污染天氣過程,環境保護部組織應急會商,派出督查組對河北省石家莊市、唐山市、保定市、衡水市和山東省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對及高架源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5日,環保部通報專項執法檢查情況,其中山東一家鋼企脫硫系統腐蝕嚴重被環保部通報。
◎應對大范圍空氣污染要加強聯防聯控
11月2日起,環保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省市的重點地區開展督查。檢查發現,各地在應對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普遍存在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能力不足、響應級別偏低,如哈爾濱市嚴重污染持續26個小時,AQI達到500持續14個小時,僅啟動了藍色預警。二是一些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完善,如吉林省本級及多個市州未按要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偏高。三是企業排放問題仍較突出,黑龍江省是全國唯一大型燃煤電廠沒有安裝脫硝設施的省份,并且存在大量燃煤小鍋爐。
目前,環保部針對京津冀地區已經采取了三大措施:燃煤電廠全部實現超低排放、重污染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和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特別是大規模用電和天然氣替代散煤,以確保北京及周邊城市不會出現極重污染“爆表”現象。
為應對大范圍重污染天氣,要強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應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政府除對本行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負責外,對導致的區域性大氣污染責任也要有問責的要求。同時,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切實落實責任。
環保部表示將密切關注空氣質量狀況,繼續對各地政府應急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及時要求各地落實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