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輪胎造型都是用當地村民廢棄的輪胎做成的。”洞陽鎮副鎮長湯明說,九溪洞村是礦區,因此,廢舊輪胎成為了當地回收垃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起,洞陽鎮引入了一家文化創意企業,將廢舊輪胎做成藝術品。“這樣既美化了鄉村環境,又給村民休閑增加了設施。
一進入九溪洞村,村道旁就可以看見一個用廢舊輪胎做成的茶杯造型,顏色鮮艷,萌態可掬。而在該村黃馬橋水庫邊的村民休閑廣場上,這樣的輪胎造型成了孩子們冬日暖陽下嘻戲的“新寵”。
“全村布局了32個這樣的輪胎景觀點,很受村民的喜愛,而且還美化了鄉村環境。”湯明說,洞陽鎮利用廢舊輪胎在九溪洞村造景,也源于該村的垃圾分類工作。
九溪洞村是有名的采礦基地,經過優勝劣汰,目前還有2家大型采石場尚在經營,“全村740余戶人家中有130多戶參與了礦石運輸,運石貨車有80余臺”。
運石車多,廢舊輪胎就成了該村生產的垃圾中占比例最重的部分。“每年都會有40到50個廢舊輪胎。”黃羽成在九溪洞村開了一家汽修廠,他說,礦區的汽修廠最難處理的就是廢舊輪胎。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只要把這些垃圾好好利用起來,就能造出鄉間新風景。”湯明介紹,如今,村里利用楠竹、舊紙箱、廢鐵汽車輪胎等轉化為一個個創意的村景。這么一來,不但節約了大量成本,解決了美麗鄉村建設中資金缺乏的困難,同時也化解了垃圾出村難的問題,完全做到綠色生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