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這東西對增加農作物抗旱能力、幫助我們增收提效上很有幫助,但前些年許多村民將大量的廢舊農膜隨意丟棄,殘破的農膜被風吹得四處‘游蕩’,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而且嚴重污染了環境;現在村里設有好幾處廢舊農膜回收點,村民都很自覺地把地膜撿拾干凈,直接送交到回收點,既增加了收入,又清潔了環境,這是兩全其美的事。”什川鄉盤龍村村民韓作智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通渭縣積極推進“一鄉一站、一村多點”的廢舊農膜回收網點建設,在各鄉鎮設立回收站18個、各村設立回收點332個,采取“交舊領新”“以舊換新”“現金收購”等多種方式促進廢舊農膜回收,切實加強了農村廢舊農膜污染治理,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變廢為寶,全民受益”,這是通渭縣探尋出的一條解決“白色污染”的路子。去年以來,該縣實施2萬噸廢舊地膜再利用項目,先后扶持甘肅宏鑫農業科技公司、昱暉新材料公司建成廢舊農膜回收再利用和造粒生產線,并培育了旺學塑料加工公司、通興塑料生產公司、瑞通塑料加工公司、翻梅廢舊地膜收購加工廠4家加工企業,面向社會敞開收購廢舊地膜進行二次加工利用,使廢舊地膜利用走出了一條“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環路子。
我們在甘肅宏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廢舊農膜加工車間看到,伴隨著轟隆隆的機聲,一堆堆廢舊農膜經過機器清洗、熱化、壓縮、冷卻等工序后,變成晶瑩透亮的全新成品塑料顆粒。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廢舊農膜經過清洗后可以直接加工成管材,用于建筑、水利等行業,像這種由廢舊地膜加工生產的全新顆粒可以制成各類高檔塑料品,今年該公司以每噸800元的價格已回收廢舊農膜4787.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