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云南代表團共向大會提交書面建議239件,其中以全團名義提交建議9件。本報從全團建議中選取4件,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代表履職的腳步。
在昆明建設“國家植物博物館”
案由
我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植物種類豐富多樣。并且,我國是最早簽訂《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但目前我國沒有國家級植物博物館,與植物相關的標本、實物和資料等主要是分散、零散收集保存,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和連續性。云南作為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2.9%,其中許多種類為云南所特有。云南可供利用的資源植物在千種以上,而經濟價值較高并能直接開發利用的有900種以上。
建議
建立國家植物博物館有助于我國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下名古屋議定書”框架下維護國家知識產權,實現惠益分享;有助于提升我國在植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方面的國際影響力;有助于集中展示“美麗中國”的建設成就,增強民眾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意識;有助于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以及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位于昆明,依托該所建設“國家植物博物館”具備成熟而良好的條件。建議國家支持云南昆明建設國家植物博物館,并在政策、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支持。
改善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條件
案由
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邊疆省份,與越南、緬甸、老撾三國接壤,是我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有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16個民族跨境而居。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種特殊政策措施,幫助邊境地區加快發展。通過實施兩輪“興邊富民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和興邊富民工程“十二五”規劃,以及沿邊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云南邊境地區得到快速發展,但邊境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艱巨。
建議
加快邊境地區沿邊干線公路建設。云南省新規劃建設的云南沿邊干線公路全長約1800公里,起于瀘水,經騰沖、梁河、盈江、隴川、瑞麗、芒市、永德、耿馬、滄源、西盟、孟連、勐海、景洪、江城、綠春、元陽、河口、馬關、西疇,止于富寧。請國家將其調整納入國家公路網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安排建設。
加大邊境地區公共服務建設支持力度。建議教育部、國家衛計委等部委支持云南邊境地區實施14年免費教育和高、中等職業教育全免費、全覆蓋,對在校學生給予生活補助,對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的教師給予特殊津貼補助;對60歲以上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群眾實施免費醫療。
給予云南實施新一輪沿邊三年行動計劃政策支持、實施安居守邊特殊政策。
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
案由
云南是我國地震活動最頻繁、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相關要求,在中國保監會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于2015年8月正式開始試點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以下簡稱地震巨災指數保險),即大理州政策性農房地震保險,探索地震巨災風險分散機制。試點至今,地震巨災指數保險為邊疆民族地區及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提供了必要的地震風險保障,經濟、民生、社會效益凸顯,對國家扶貧事業及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建議
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將云南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試點,即云南省大理州政策性農房地震保險試點升格為國家試點項目,并以大理模式為參照,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將地震保險置于一個跨地區、跨周期的巨災風險平滑體系中。
配套地震巨災保險財稅支持政策,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和地震保險經營壓力,推動地震巨災保險發展。
支持云南藏區加快發展
案由
近年來,云南藏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通過不懈努力,培育和初步建立了現代產業體系,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多年來位居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市)前列,同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效顯著,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政治保持穩定,已成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又快又好的藏區之一。但是,由于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生態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壓力巨大。
建議
加快推進云南藏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議在“十三五”時期開工建設滇藏高速公路云南香格里拉至西藏昌都段、滇川高速公路云南香格里拉至四川西昌段;將云南香格里拉至四川稻城公路、云南德欽至西藏鹽井二級公路納入“十三五”國道、省道改造計劃,力爭“十三五”開工建設。加快建設昆明—大理—麗江—迪慶的高鐵;德欽梅里雪山民用運輸機場已完成機場選址并上報國家民航總局,爭取在《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調整時納入國家規劃,力爭在“十三五”開工建設。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云南代表團共向大會提交書面建議239件,其中以全團名義提交建議9件。本報從全團建議中選取4件,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代表履職的腳步。
在昆明建設“國家植物博物館”
案由
我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植物種類豐富多樣。并且,我國是最早簽訂《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但目前我國沒有國家級植物博物館,與植物相關的標本、實物和資料等主要是分散、零散收集保存,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和連續性。云南作為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2.9%,其中許多種類為云南所特有。云南可供利用的資源植物在千種以上,而經濟價值較高并能直接開發利用的有900種以上。
建議
建立國家植物博物館有助于我國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下名古屋議定書”框架下維護國家知識產權,實現惠益分享;有助于提升我國在植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方面的國際影響力;有助于集中展示“美麗中國”的建設成就,增強民眾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意識;有助于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以及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位于昆明,依托該所建設“國家植物博物館”具備成熟而良好的條件。建議國家支持云南昆明建設國家植物博物館,并在政策、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支持。
改善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條件
案由
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邊疆省份,與越南、緬甸、老撾三國接壤,是我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有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16個民族跨境而居。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種特殊政策措施,幫助邊境地區加快發展。通過實施兩輪“興邊富民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和興邊富民工程“十二五”規劃,以及沿邊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云南邊境地區得到快速發展,但邊境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艱巨。
建議
加快邊境地區沿邊干線公路建設。云南省新規劃建設的云南沿邊干線公路全長約1800公里,起于瀘水,經騰沖、梁河、盈江、隴川、瑞麗、芒市、永德、耿馬、滄源、西盟、孟連、勐海、景洪、江城、綠春、元陽、河口、馬關、西疇,止于富寧。請國家將其調整納入國家公路網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安排建設。
加大邊境地區公共服務建設支持力度。建議教育部、國家衛計委等部委支持云南邊境地區實施14年免費教育和高、中等職業教育全免費、全覆蓋,對在校學生給予生活補助,對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的教師給予特殊津貼補助;對60歲以上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群眾實施免費醫療。
給予云南實施新一輪沿邊三年行動計劃政策支持、實施安居守邊特殊政策。
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
案由
云南是我國地震活動最頻繁、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相關要求,在中國保監會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于2015年8月正式開始試點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以下簡稱地震巨災指數保險),即大理州政策性農房地震保險,探索地震巨災風險分散機制。試點至今,地震巨災指數保險為邊疆民族地區及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提供了必要的地震風險保障,經濟、民生、社會效益凸顯,對國家扶貧事業及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建議
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將云南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試點,即云南省大理州政策性農房地震保險試點升格為國家試點項目,并以大理模式為參照,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震級觸發型地震巨災指數保險,將地震保險置于一個跨地區、跨周期的巨災風險平滑體系中。
配套地震巨災保險財稅支持政策,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和地震保險經營壓力,推動地震巨災保險發展。
支持云南藏區加快發展
案由
近年來,云南藏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通過不懈努力,培育和初步建立了現代產業體系,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多年來位居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市)前列,同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效顯著,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政治保持穩定,已成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又快又好的藏區之一。但是,由于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生態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壓力巨大。
建議
加快推進云南藏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議在“十三五”時期開工建設滇藏高速公路云南香格里拉至西藏昌都段、滇川高速公路云南香格里拉至四川西昌段;將云南香格里拉至四川稻城公路、云南德欽至西藏鹽井二級公路納入“十三五”國道、省道改造計劃,力爭“十三五”開工建設。加快建設昆明—大理—麗江—迪慶的高鐵;德欽梅里雪山民用運輸機場已完成機場選址并上報國家民航總局,爭取在《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調整時納入國家規劃,力爭在“十三五”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