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參與“創城”的氛圍中,巢湖市140家廢品回收站點,經過主管部門和廢品回收站的自我規范化整治,不符合“創城”要求的63家退出,77家經過整治后站點文明經營初步達到城靚民安。
收購點邊收購邊打包運走 門店整治見成效
3月10日,記者隨著巢湖市供銷合作社檢查組一行,先后對巢湖市皖中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巢湖市再生資源分揀中心(三)以及廣發非金屬回收站、吉紅廢品回收站進行現場巡查。
記者無論在城郊大型廢品回收分揀中心,還是在街頭廢品回收小門店,所看到的景象讓人感到意外。一向以臟亂差印象示人的廢品回收場所環境整潔,沒有亂堆亂放和占道現象存在。記者在康樂新村吉紅廢品回收站,看到門前路面整潔,所有廢品都收在屋內,沒有過去亂堆亂放現象,行人無阻礙地從門前走過。
文明創建事關每人
在廣發非金屬回收站,記者看到用板車運輸的廢品一輛接一輛送來。板車一到,收購點人員讓送貨車輛按次序停好,然后開始過秤,隨即就送進打捆機械進行打捆包裝。
收購點業主盧長華說,廢品與臟亂差是一體的,有廢品的地方就有臟亂現象,平時人們經過這里,總是遠遠地繞著走。隨著“創城”工作深入,自己也覺得不改不行了,創造一個好的居住環境,還得靠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盧長華介紹,該站點一天所售廢品一噸多,打包后隨即就運往河南廠家。
“破爛王”退市返郊 據巢湖市供銷合作社負責人介紹,廢品收購的整治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廢品收購站點的整治,經過摸排整治,63家無證經營站點全面退出。對77家進行規范化整治,要求當天收購物品當天撤出門店,不能占道,保持周邊環境整治,不得擾民。
對廢品回收加工廠創造條件讓他們退市返郊,利用新建場所進行規范化經營,遏制贓臟亂差現象的發生。“破爛王”鄒兵說,他的企業在巢湖市供銷社的幫助下,2015年從長江西路搬遷到銀屏來的。從一個交通便捷的市口來到郊區,業務因此受到一些損失。“現在不擾民了,也沒了糾紛,為了‘創城’這一切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