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為契機,以依法科學全民治污為路徑,堅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PM10、PM2.5平均濃度持續下降,18個省轄市在全國338個地級城市排名均有所上升。
加強組織領導。2016年7月,我省開始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制訂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1+6+7”系列攻堅方案,明確了大氣污染防治的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出臺了《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厘清壓實了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強化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為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力遵循。
狠抓治污減排。2016年緊緊圍繞控排、控塵、控車、控油、控煤、控燒“六控”措施,聚焦重點源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深入推進大氣污染治污減排。2017年,借助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進一步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六控”措施,細化推進集中供熱供暖、依法取締“散亂污”企業、燃煤散燒治理、揚塵污染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管控、基層網格和工地“三員”管控、大氣污染防治在線監控“三治本、三治標”措施。
嚴格考核問責。加強責任體系、監督體系、考核體系建設,建立并強化前端日調度、中端日督導、末端日追責的“三端”工作機制。印發《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試行)》,每月對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和其他縣(市)PM10和PM2.5月均濃度進行排名。出臺《河南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從2017年5月份開始以大氣質量監測數據為依據,實施階梯獎罰。2017年5月至7月,共扣繳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金5565.7萬元,獎補4994萬元。嚴格執法監管,2017年前7個月,全省共查辦環境違法違規案件2670起,罰款1.44億元。
推進全民治污。印發《2017年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宣傳工作實施方案》,開設“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專欄,定期在媒體公布各市、縣(市、區)空氣質量狀況排名、環境違法問題查處清單等。成立省環境污染投訴舉報中心,廣泛宣傳發動群眾監督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給予舉報人相應的獎勵。截至6月底,已對164個舉報線索進行了核實,發放獎勵資金54筆共計29萬元。
大氣污染關乎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是不需要給予足夠重視的,我國目前對于環保工作抓的很嚴,大氣污染作為環保污染的一部分,是絕不容忽視的,我國已經在大氣污染方面初見成效,以后對于大氣污染的整治需要更大的力度。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推動打贏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各項攻堅措施的全面落實,努力完成國家考核目標任務,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去年歷史回顧:
河南省的鄭州、開封、平頂山、周口、濟源5個省轄市,汝州、鄧州、永城、固始等4個直管縣(市),已暫時完成了2016年度省政府下達的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兩項顆粒物濃度均低于省定指標。不過,這只是前9個月的指標,剩下的三個月,還需要各地市繼續努力。
在昨天的推進會上,河南省政府副省長許甘露說,在第一階段工作中指標靠后的焦作、鶴壁、商丘、鹿邑、長垣等市縣加大整改力度,成效較為明顯。其中第一次推進會上挨批評的鹿邑縣,大氣環境改善尤為明顯。
全省來看,從8月10日到9月15日,全省PM10平均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8微克/立方米。其中洛陽、鶴壁、南陽、新鄉、鄭州等市PM10平均濃度下降幅度在20%以上。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了4微克/立方米,其中濮陽、洛陽、南陽、新鄉等市下降幅度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