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部分會議實錄:
上海第一財經記者:
有個問題問肖主任,有媒體報道有30家央企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預計業績是虧損的,央企將成為年報虧損重災區。也有人認為有相當一批國企低效,缺乏競爭力。請問您是怎么看待國有企業的效率問題的?您是怎么評價的?
肖亞慶:
謝謝您提問,請黃丹華副主任就上市公司業績的情況介紹一些細節。
黃丹華:
謝謝亞慶主任,也謝謝記者提問。剛才說到上市公司的情況。在滬深兩市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有286戶,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0%,在總市值中占20%。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一直致力于培育推動上市公司成為有市場競爭力、而且能夠給投資者以長期穩定回報的優質的上市公司。
我們也注意到了剛才這位記者先生提到的企業虧損情況。我們做過分析,主要還是在煤炭、鋼鐵、有色這些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企業虧損和行業有關,同時也有自身經營的問題。國資委推動這些企業提質增效,調整布局結構,加大重組力度,整合優質資產,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本增效、增強創新能力,努力推動控股上市公司成為優質上市公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