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不斷推陳出新,很多市民家中閑置的廢舊手機越來越多。如何處理這些手機,讓一些人很為難。
家住萬泰麗景小區的孫女士就拿著廢舊手機換了大盆,而御宇國際小區的崔女士則將廢舊手機拆卸做成了別有風味的裝飾畫,還有的居民繼續使用舊手機的一些功能,讓它們發揮余熱。
廢舊手機
六旬老人換了大盆
家住萬泰麗景小區的孫女士一直用著兒子幾年前淘汰下來的老式手機。兒子勸了多次,想著給孫女士換成智能手機,可孫女士就是不同意。孫女士說:“今年都60歲了,用著老式手機挺好,接打電話方便,換成智能手機不一定能用著順手。”就這樣,一直用了兩年多。
前段時間,手機電池怎么也充不上電,被迫下了崗,兒子買來一部智能手機送給了孫女士,還想著把舊手機扔掉,孫女士卻不愿意,便自己收了起來。
有一次,孫女士在小區附近聽見有人吆喝,舊手機換剪刀、大盆。孫女士想到了自己剛替換下來的舊手機,還有以前兒子用壞的手機,放著也沒用,不如換個大盆。想著,便回家取來換了大盆。
當孫女士沾沾自喜地和兒子說起這件事時,兒子卻說,廢舊手機雖然不能再次使用了,但如果手機沒有格式化的話,手機上的一些數據可以通過軟件進行恢復,這樣做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得不償失。孫女士聽了直言后悔。
舊手機別丟
有些功能可發揮余熱
家住一中前小區的劉女士有個習慣,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愛聽一會兒相聲。以前用的收音機壞了,她便拿出了自己更換下來的舊手機當做MP3用,音質效果不錯。“手機內存不小,我就在里面存放了一些相聲,每天晚上睡覺前聽一會兒,挺方便的,這也屬于再利用吧。”劉女士說,她還有一部舊手機專門用來玩游戲。家里面有無線網絡,想玩游戲時,一連接就可以,這樣既能娛樂也避免了占用新手機的內存。
其實,居民的一些手機是因為過時了才被淘汰的,很多還可以繼續使用,賣給二手手機店,值不了多少錢,還擔心信息泄露。其實仔細想想,手機內的功能不少,有時候還可以進行再利用。家住大和莊園西區的龐女士就把一部舊手機放在了車上。平時出差時,就用這部手機導航,非常方便。龐女士說:“舊手機都還能使用,扔了怪可惜的。這樣做,讓它重新發揮余熱也不錯。”
手機背后有段故事
做成裝飾畫永久存留
在新華區御宇國際小區的崔女士家中,擺放著一幅裝飾畫。它與別的裝飾畫不同的是,它是由手機的一個個小零件做成的。
這部手機對于崔女士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丈夫送給自己的第一件生日禮物,里面記錄了太多的美好回憶。現在雖然棄用了,但崔女士卻舍不得丟掉。
平時就喜歡動手的崔女士,后來給這部手機找了一個新的歸宿,她將手機全部拆解,制作成裝飾畫。當時和丈夫商量時,丈夫很支持她,并幫她將鑷子、膠水、橡膠手指套、吸盤等工具準備齊了。說干就干,沒事的時候,崔女士就會搗鼓一番。
沒有修理手機的經驗,她就去網上找拆機的理論教程,用吸盤和撬棒分離屏幕,一個個螺絲擰開……就這樣,崔女士和丈夫一起把小零件們一個一個地拆卸下來,用膠水粘住的零件更是得輕輕分離,以免損壞。
如何進行排列更好看呢?崔女士費了一番周折,嘗試了多種布局方法,終于找到了自己認為最喜歡的排列。一個個小零件被粘貼在了卡紙上,有些不能與卡紙貼合的,崔女士就找來塑料吸管墊在底下。全部粘貼好后,放入標本相框中,這樣一幅手機零件裝飾畫才算完成。崔女士和丈夫都很喜歡,便把它擺在了書房里顯眼的位置。
后來,有朋友來做客,看到這幅裝飾畫后,直言別有風味,便拿來舊手機讓崔女士幫忙做,崔女士也不拒絕。“每個手機的背后都有故事,扔掉怪可惜,自己動手制作成裝飾畫,既裝點了居室,也能讓自己和丈夫重溫曾經的美好,我覺得不錯。”崔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