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更新換代步伐的加快,廣大用戶更新手機的頻率也越來越快。因此,閑置、廢舊手機數量日益增多。那么,大量的閑置、廢舊手機該如何處置呢?省政協委員馮仗偉建議設立專門回收機構,規范回收市場。 關注回收電子,有幫助!
現狀:閑置廢棄手機數量不斷攀升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3月,中國手機用戶數量達到12.9億人,而且相當一部分手機用戶屬于“雙機”、“三機”族。有購機,有換機,就有淘汰,滯留在用戶手中的手機數量不斷攀升,導致了大量閑置、廢棄手機的產生。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廢棄的手機約有4億部,其中,中國有近1億部。
“對于當下的手機消費者來說,如何處理閑置手機,成為一件棘手的問題。而對于不可修復的廢舊手機,其回收工作更應該引起人們重視。”馮仗偉表示,廢舊手機的危害性與資源性并存,它主要由塑料外殼、鋰電池、線路板、顯示器等幾大部分組成。這些部件中含有鉛、鉻、汞等有毒有害物質,隨意拋棄將會嚴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對人類的身體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廢舊線路板中含有多溴聯苯、多溴聯苯醚等含溴阻燃劑,也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同時,廢舊手機中又含有大量的有價金屬,特別是貴金屬。
建議一:閑置手機以舊換新
馮仗偉表示,無論是從經濟效益,資源綜合利用,還是環境保護方面,閑置廢舊手機的高效回收和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此,他提出,對于閑置手機,也就是能夠正常使用或者有維修價值的手機,建議由民政、電信等相關部門定期組織以舊換新環保公益活動。手機用戶將自己閑置的手機送到指定地點,通過補差價以舊換新、換話費、換生活用品、換積分等形式將手機交到電信部門,電信部門將回收的手機進行統一檢測、維修后通過民政部門送到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偏遠地區等困難群眾手中,并由電信部門補貼一定數額的話費。“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解決了閑置手機的再利用問題,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讓愛心通過手機延續。”
建議二:設專門機構回收利用廢舊手機
而對于沒有使用價值廢舊手機的回收利用,馮仗偉建議,盡快建立一個完善的系統,需要政府、生產者、經銷商、運營商到個人的積極參與和配合。首先應完善法律法規,合理回收利用。他認為,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是廢舊手機得以高效回收利用的前提和保證。我國對廢舊手機的回收處理,還沒有相關規定。國家需要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我省可以先出臺地方性的辦法,將廢舊手機的回收利用納入其中,才能保證廢舊手機的合理回收與利用。
同時,設立專門回收機構,規范回收市場。當前,廢舊手機的回收,主要依靠小商販走街串巷進行回收,或者賣給手機維修點,相當一部分手機通過商家翻新,重新回到市場,欺騙消費者。對于不能使用的,進行簡單的拆除,只回收利用其中一些有用的零部件。這種不規范的回收方式,不僅回收效率低,而且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大,對正規回收系統的建立,也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針對當前廢舊手機的回收利用情況,要盡快設立專門的回收網絡,進行有償回收,比如利用銷售商和運營商進行回收,同時,堅決取締非法渠道進行回收。
馮仗偉認為,廢舊手機的回收、處理,要兼顧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走規范化、產業化的道路。因此,要堅決取締、嚴格查辦非法的手工拆解作坊,政府可以出資成立專門的處理企業,或者鼓勵一些有實力、有技術、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廢舊手機的拆解處理。對于相關的企業,政府給予一定的照顧,如減免稅收、財政補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