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回收蘋果平板電腦電話:15315599507 QQ:1615677350 蘋果平板電腦在2000年,“iPad” 已經是蘋果內部一個極其重要的項目,一開始是基于多點觸摸研發的秘密項目,且一直受喬布斯悉心保護。在掌握了多點觸摸技術后,2002 年,蘋果硬件開發部有了第一臺 iPad 原型,但是這部機器比較厚重,電池性能也太弱。所以蘋果繼續改進觸摸技術,而平板計劃則無限期推遲。
2008年初,出現了Netbook(上網本)并開始蠶食傳統手提電腦份額,所有公司都在制造這種產品,除了蘋果和索尼,而索尼在2009年推出了自家的 Netbook:VAIO 。“Netbook 這東西什么都不是”,喬布斯曾在公共場合斷言,“它只是一部很便宜的筆記本罷了,在它身上基本找不到一點點優秀。”在2008 年的一次高層會議上決定對塵封在Jony Ive實驗室的iPad原型繼續開發,作為對Netbook的反擊。得益于 iPhone 帶起的智能手機風潮,移動芯片技術得到了業界空前重視,幾乎是每半年就有更高性能、制造工藝更優秀的產品面世。
為初代iPad 未能成形最大的電池和屏幕技術障礙,找到滿意的解決方案。Ive 理想中的平板貌似并不復雜:那是一部足夠便宜,而且拋棄鍵盤的手提電腦。但很多人并不認同將筆記本上的鍵盤拿走,即使已有 UMPC。與很多產品初始設計階段一樣,Ive 一開始定制了超過20 個模板,涵蓋了各個尺寸、屏幕比例,嘗試為這款產品找出最合適的尺寸。一名前蘋果工程師說:“喬布斯與 Ive 幾乎為所有蘋果產品這么做過”——即通過大量的模板,尋找出當中最優秀的方案。最終決定 iPad 大小的,是辦公室中的一張白紙。Ive團隊明白到,如果平板電腦的最終野心,是要取代辦公、教育、閱讀領域消費者手上紙張。可以將 iPad 的大小定為一般雜志、紙張的大小。因此,最后團隊將 iPad 的尺寸定在 9.7 英寸,喬布斯稱之為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的 “黃金尺寸”。
Ive喬布斯介紹iPad iPad 最終的期望大概有幾點:提供讓人過目不忘的簡潔、漂亮的外形,以及足夠簡單的交互設計。Ive 要設計出一款明白用戶訴求的產品:只要用戶拿到手中,就能瞬間明白如何使用,整個過程無需解釋。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和 iPhone 一樣,iPad 在設計之初奉行的也是雙保險路線,即同時開發兩款形態截然不同的產品,直到其中一款表現出優勢為止。第一款 iPad 采用的是 “加大版 iPod mini” 的設計,擁有一體成型的鋁合金外殼。因為金屬切割技術的緣故,這款 iPad 擁有銳利的屏幕金屬邊框,屏幕旁擁有一排按鈕。而 Ive 帶領開發的另一款 iPad 則跳出了本來蘋果產品的形態,采用的是類似電子相框的設計。它擁有比不少原型機更大的屏幕,而且背后還有一個獨立支架設計,讓這部平板能夠在桌面上站立(后來微軟的 Surface 則采用了這種設計)。為了簡潔,支架的功能被轉移到配件Smart Cover上。開發人員認為平板上的屏幕極其重要,以至于屏幕周圍不能出現任何拉攏注意力的元素。
產品形態決定之后,就輪到選擇合適的材質了。受當時塑制版 MacBook 影響(俗稱小白),iPad 當初也曾打算使用 MacBook 上的塑料材質,而且經過不斷打磨,原本又大又重的 iPad 原型,逐漸變得更輕薄銳利。但是 Ive 當時認為 iPad 有一個大問題:作為一款生活、娛樂電子產品,iPad 的設計不夠平易近人。因此如當年的 iBook 一樣,Ive 為這款從未面世的塑料板 iPad 添加了一個把手,讓用戶能夠輕易地單手使用。為了更方便用戶雙手握持,Ive 甚至在改良版本的兩側都加上一個方便雙手把持的外延,這個設計沒有用在最終的產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