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5日訊:
據外媒3月5日消息,由于來自印尼的大量所謂“骯臟”供應擠壓了生產商的利潤,全球礦業公司呼吁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對可持續生產的鎳產品加收綠色溢價。
全球最大礦業集團必和必拓(BHP)和擁有礦業公司Wyloo metals的澳大利亞億萬富翁安德魯·福雷斯特(Andrew Forrest)一直在推動LME區分所謂的“骯臟”鎳和更清潔的供應。
印尼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和煉鋼原料鎳生產國,其鎳礦開采因依賴煤炭發電而導致森林損失、礦業廢物污染和高碳排放,受到環保組織的日益批評。
“我們必須區分骯臟鎳和綠色鎳。LME必須區分骯臟和清潔產品。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產品,有著截然不同的影響,”福雷斯特在澳大利亞的一次簡報會上對記者說。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韓慕睿(Mike Henry)在上個月與記者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對可持續采購的鎳產品加收價格溢價“似乎是合理的”。
這家澳大利亞集團在其最新的經濟和商品展望報告中建議,LME應為鎳生產商設定更負責任的采購目標。如果他們未能達到這些目標,他們將面臨從交易所摘牌的風險。
必和必拓表示,印尼目前存在“一系列日益嚴重的ESG和負責任采購挑戰”。
自2019年以來,印尼的鎳產業迅速增長,因為雅加達利用其豐富的儲量建立了一個電動汽車生態系統。中國企業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控制著該國最大的鎳業務。
法國礦業公司Eramet的負責人上個月警告說,印尼的低成本鎳供應商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淘汰競爭對手,到2029年,它們可能最終占到倫敦金屬交易所可交易的高純度鎳的四分之三以上。鎳的價格在過去一年里下跌了40%,至每噸17400美元。
LME向《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表示,它支持該行業采取“若干可持續性措施,以確保整個供應鏈的透明度”。
該交易所補充稱,低碳鎳已在其metalshub上上市,“交易數據支持在LME價格基礎上確定可信的‘綠色溢價’”。
2022年,LME針對鈷生產中存在的童工和其他人權問題,引入了負責任采購指南,但其中并不包括排放指標。
大宗商品數據公司CRU Group的分析師Angela Durrant表示,印尼的兩種主要生產方法帶來了不同的環境問題。
她說,在熔爐中冶煉礦石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而高壓酸浸則會產生大量廢物。
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雅加達此前曾表示,將加強對環境標準的監測,以回應此前有關森林砍伐和污染的批評。
在過去的一年里,LME批準了中國生產商格林美(GEM)、華友鈷業(Huayou Cobalt)和中偉股份(CNGR Advanced Material)的幾種新產品,以提高其合約的交易量,該合約在2022年鎳市場危機期間受到打擊。
但分析師們表示,LME不太可能為印尼鎳單獨設立一個合約。他們表示,綠色溢價更有可能通過與客戶簽訂長期合同來協商實現。政府政策,如歐盟的碳邊境稅,也可能激勵消費者為更清潔的材料支付更多費用。
礦業公司英美資源(Anglo American)前鎳銷售主管、交易軟件metalshub創始人Sebastian Kreft表示,在鎳危機之后,最近的要求是要重建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流動性,區分綠色鎳和骯臟鎳將適得其反。
他說:“考慮到必和必拓可以直接與客戶協商(綠色溢價),為什么LME要設立一個新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