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訊:
截止今天下午滬市收盤,滬銅主力合約報收81250元/噸,自高點下跌7690元;Lme銅報10032美元/噸,自高點下跌1072.5美元;美精銅主力合約報4.63美元/磅,自高點下跌0.57美元。
隨著CMX銅05合約交割完畢之后,銅價基本回歸至擠倉前的區間水平?;仡?/span>5月美精銅交割前夕,CMX銅持倉量達到驚人的30萬手左右,同期交割庫存甚至不足2萬噸,且05-07合約升水在8美元左右。目前來看,07合約持倉在12萬手上下,合約價差亦回歸較常規水平,截止昨日comex庫存在14799噸左右。當下倉量、跨期及跨市價差方面的風險因素或基本解除,低庫存狀態亦有望逐步緩解,據SHMET數據顯示,在5月25日及6月1日當周,上海保稅區向境外出口了大量的進口電解銅,其中共計超萬噸去往美國,其余大半去往LME倉庫所在地。目前看,紅海及巴拿馬海運等擾亂因素猶在,海運緊張局面短時雖較難改善,但因貨源不足被逼倉,或套利等動作導致的波動風險已大幅降低,銅價經此輪回歸之后,后續催動因素或轉向全球利率以及供需環節。
可以說自從市場出現美聯儲將降息的預期,以及去年底礦端供應收緊以來,銅價在今年初前后的托底價位已然形成,但凡有利空因素出現銅價會顯得額外抗跌,而有利多因素或者只是預期利好出現銅價就顯得相對強勢。從目前美國數據來看,表面看是喜憂參半,markit制造業及服務業指數緩慢攀爬,物價指數重心下移,就業人數低位持穩,失業率逐步上升。但從當下及預期角度衡量,我們認為在美國大幅度加息背景下,最大憂慮從衰退轉向軟著陸,即市場雖然走弱,但韌性仍存,在通脹再明顯回升時仍有加息的空間,這也較為符合美國5月議息會議的鷹派態度。綜合來看,降息預期將繼續托底銅價,但推動力也就是低位較為明顯,但沖高再推則顯得動力不足。
再從供需來看,1-5月國內電解銅表需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庫存在年初觸底回升,但二季季度以來維持相對平穩態勢,但其中部分原因是銅價過高所引發。目前來看,國內電解銅產量有高位回落跡象,銅價也同時在下跌,雖然消費增長幅度尚難言,但若庫存出現轉向亦或是維持平穩狀態,則銅價偏強的概率亦大于大跌。
綜合來看,利率預期中長期對于銅價支撐大過打壓,基本面對于銅價的影響,高位的寬幅調整大過大幅下跌。結合圖表來看,銅價此輪下跌在日線圖上尚未完成,79000附近有支撐,下階段強支撐于76000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