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印發《關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向各省下達2024~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以及重點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目標,要求省級能源部門牽頭制定綠電消費分解方案,并設置各省電解鋁行業綠電消費比例目標。
▍綠電消納矛盾逐步暴露,需提升責任權重目標以促進消納。
近年來,受益于“雙碳”戰略下政策鼓勵以及風光造價持續下行,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快速擴張,而靈活調節電源&特高壓外送通道等配套消納保障資源建設滯后,導致部分區域棄電率上升,2024H1蒙西、甘肅、青海、新疆等區域棄風率與棄光率均超過5%。在此背景下,兩部門印發此次《通知》,旨在通過上調各區域2024~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要求各省提升跨省跨區消納規模等措施,落實綠電消納任務。《通知》明確2024年全國各省非水可再生消納責任權重較2023年均有提升,其中黑龍江、河南、海南、湖南等省份提升幅度達6個百分點以上。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提升對應綠電消費增量規模較大,且考核將以實際消納物理量核算,有望推動各省采取措施鼓勵綠電消費,助力綠電消納問題緩解。
▍首次明確特定行業綠電消費比例,強制消納機制建立助綠證綠電市場發展。
本次《通知》提出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當牽頭制定綠電消費比例的分解方案,同時新設了2024~2025年各省電解鋁行業綠電消費比例目標,要求各省確定電解鋁行業企業清單后按照用電量下達綠電消費量任務。這是我國首次對特定行業綠電消費比例提出要求,意味著此前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提出的高耗能行業可再生能源強制消費機制有望加速建立。電解鋁行業是電氣化率高、用電需求量大的高耗能行業,我們參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3年全國電解鋁總產量(4,159萬噸)以及我國電解鋁行業生產單位耗電量(1.35萬kWh/噸)進行測算,對應電解鋁行業年耗電量約為5,600億kWh,按照全國各省2024年/2025年電解鋁行業綠電消費比例目標均值35.0%/35.9%計算,對應綠電消費量分別為1,960/2,000億千瓦時。電解鋁企業提升綠電消費比例有望為新能源消納提供極大助力。此外《通知》明確電解鋁企業綠電消費量按照持有的綠證來核算情況,有望促進綠證綠電市場持續擴張。
▍鼓勵采取多舉措強化綠電消納,助力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本次《通知》鼓勵各省能源主管部門協同電網企業采用合理安排并網節奏、提升外送通道可再生電量比重、加強跨省跨區交易等多種舉措促進新能源消納。今年以來電網側投資明顯提速,2024H1電網側基本建設投資額增速同比提升15.9個百分點至23.7%,寧夏-湖南、隴東-山東、哈密-重慶等多條西北風光大基地配套外送通道建設已陸續開工建設,有望通過增加外送能力緩解消納壓力。我們預計跨省跨區輸電容量的持續增加,以及煤電靈活性改造、抽水蓄能、需求響應等靈活調節資源規模擴張將為新能源消納增加充足保障,在消納機制日益完善的情況下保障新能源利用率維持在合理水平,推動新能源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提供助力。
▍風險因素:
用電需求不及預期;市場交易電價大幅下降;燃料成本大幅上漲;風光造價上行;新能源消納風險加劇;來水不及預期等。
▍投資策略:
高耗能行業綠電強制消納機制建立有望推動新能源消納問題緩解,兼具清潔&調節價值的水電、更多扮演基荷電源角色的核電、加速向調節電源轉型的火電、日益發展的虛擬電廠&微電網等需求響應有望在促進新能源消納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