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垃圾圍城危機再現。在9月29日進行的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中、高級研修班上,廣州市城管部門通報稱本市生活垃圾產量相比去年同期持續增長,終處理設施再度面臨告急狀態。對于垃圾圍城危機再現,剛剛才獲人大任命為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陶鎮廣,在任命第二天即亮相會場,呼吁全社會抓好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工作。
數據:廣州垃圾量快速增長,填埋場再度告急
因為在全國較早推廣垃圾分類并取得一定成效,廣州的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榮譽多多。2014年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垃圾分類示范城市,2015年獲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范例獎。但在數據面前,榮譽多多的廣州再度浮現垃圾圍城危機。
根據廣州市城管部門在研修班上的通報,今年1至8月廣州生活垃圾處理總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其中8月份廣州日均生活垃圾處理量達1.9萬噸,同比增長12.94%。在通報中,城管委在資料中注明“垃圾增長量呈快速增長態勢”。
和垃圾量快速增長相比,反映垃圾分類成效的數據呈現不增反減的趨勢。廣州市人大城建環資委9月28日的相關報告稱,2015年廣州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率降至35.4%,相比2014年37%的數據有所下降,該數據僅僅滿足今年廣州市委十屆九次會議《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意見》中“至2020年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要求。在9月29日的通報中,城管委稱“居民參與(分類)動力不足,分類效果不及預期”。
垃圾量快速增長,分類不及預期,導致終處理設施再度吃緊。廣州市城管委9月28日通報稱,為廣州“老六區”服務的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2017年6月“可能填滿”。旨在取代興豐填埋場處理功能的廣州第三資源熱力電廠,要到2018年6月才有望建成投入運營。
城管委新主任發愁:明年老六區垃圾怎么處理?
一組組嚴峻的數據,讓前一天才通過人大任命,第二天即前往研修班講話的新任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陶鎮廣發愁,“我感覺我們垃圾圍城問題,還是比較突出。”陶鎮廣稱,他1998年到2003年在白云區擔任副區長期間,廣州每天產出生活垃圾還只有7000噸,如今已到了每天近2萬噸。
“我們老六區的生活垃圾,還主要依靠興豐填埋場(處理),明年6月興豐填埋場估計已經滿了,(第三資源熱力電廠)要到2018年6月左右(建成),明年6月到18年6月我們老六區每天1萬到1萬2000噸的垃圾哪里去?”陶鎮廣稱,城管部門處理垃圾圍城問題,要做很多工作想很多辦法。
“我們現出了曙光,但還沒有完全解決。”陶鎮廣在講話中認為,廣州還需要面對垃圾圍城的問題。
對策:促進源頭減量,政策引導分類
對于解決垃圾圍城的對策,除了加快終處理設施建設外,陶鎮廣給出了加大源頭減量這一路徑。而加大源頭減量,首先要改變生活習慣,“源頭減量的問題迫在眉睫,垃圾分類是要全社會動員,按照要求去分好。”
對于市人大指出廣州存在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率不增反減現象,陶鎮廣指出導致這種原因,一是廣州生活垃圾增長量過快,二是因外圍經濟景氣度不佳,部分垃圾回收企業的業務有所收縮,“經濟的波動會引起回收企業的變化,進而對回收帶來相關的影響。”
“以前一個瓶子值5分錢,現在只值2分錢,很多收賣佬就不做垃圾回收了。”承辦本次研修班的廣州市城市礦產協會,秘書長李志紅表示希望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措施培育可回收物回收加工,“可以引導企業多點采用再生材料,而不是生產任何產品都要原材料,避免浪費。”
雖然垃圾圍城危機再度浮現,但陶鎮廣在研修班后的采訪中表示廣州的垃圾處理依然要堅持法制化。據陶鎮廣介紹,在廣州已有垃圾分類相關條例后,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也準備出臺強制分類制度。對于已經緊張的填埋場空間,陶鎮廣稱政府部門此前已對廣州正在運營的6座垃圾填埋設施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對不規范的垃圾堆體進行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新官臉譜:不需做功課的“新人”
在廣州市白云區政府的信息欄中,還保留著陶鎮廣當年擔任白云區副區長時的檔案: 2000年8月2日,陶鎮廣陪同時任廣州市副市長李卓彬考察過籌建階段的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和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現場。16年后,當年的副區長升任廣州城管一把手時,當年他考察過的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已在告急。
一些官員在換了新崗位后,由于和此前崗位未必有足夠銜接,存在需要“做功課”以習慣新崗位的情況,但陶鎮廣在29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并沒有做太多功課,“我以前在越秀區和白云區工作時,都是分管城管,十幾年二十幾年都管這個事,后來去建委工作管城建,城建城管也是分不開的,我對(城管)這個事情,不是很陌生。”
“以前是一個區,現在是一個市,以前是一個塊,現在是整個行業,還是不太一樣。”陶鎮廣對于以前分管城管工作和現在專職做城管工作時的城市管理任務變化作出對比,“面不一樣,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對于以前沒有面對過而現在要面對的問題,陶鎮廣還是舉了垃圾增長的例子,“以前我在區里工作時廣州一天7000度噸垃圾,現在快2萬噸一天,這個增長是幾何級數增長。”
不需做功課,對業務不是很陌生,廣州城管在新任一把手帶領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