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在該小區內看到,上虞區環衛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設攤宣傳。不少居民前來咨詢,領取二維碼智能卡,二維碼是每個家庭的垃圾專屬“身份證”,由此實現垃圾分類“實名制”。在小區的中央花壇邊,擺放著全新設備。有垃圾袋自助發放機、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平臺和有害垃圾智能回收平臺。安裝設備的浙江村口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耐心地演示給居民和垃圾分類督導員們看。居民把二維碼智能卡,平放入垃圾袋發放機的紅色掃描區,聽到“嘀”的一聲之后,機器下方的“取物口”即有垃圾袋和二維碼出來。
當天,居民張大媽就拎著一摞廢紙箱來“嘗鮮”,在可回收物放置電子秤上稱重后,將可回收物的二維碼對準機器掃描口掃描,掃描成功后,投遞門自動打開,廢紙箱就可扔進去了。工作人員說,巡檢人員通過終端掃描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即可知道這袋垃圾來自哪戶居民,垃圾分類是否準確,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巡檢后產生的數據會第一時間回傳到數據平臺上,以短信方式告知該居民。
簡單來說,這個二維碼智能垃圾分類項目是利用了目前流行的物聯網、二維碼等技術手段,實現垃圾投放可溯源。廢紙、塑料等常見可回收物品,回收價高于市場價格的5%~10%。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可獲得公益積分,當天就有居民換取1000多分,一分積分相當于一分錢,可在小區門口的超市消費。 “新世紀小區是上虞區級層面的垃圾智能分類試點小區。”上虞區環衛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說,通過二維碼應用綁定住戶信息,嘗試以較低的成本對垃圾分類進行獎勵。據了解,上虞區目前有50個小區實行垃圾分類,涉及2萬多戶居民,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達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