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鋼廠產量釋放緩慢,供給壓力不大。
3月9日監測的全國139家建材鋼廠生產情況調查統計:螺紋鋼與線材產能利用率連續5周雙雙回升。其螺紋鋼周產能為456.17萬噸,實際周產量275.70萬噸,周環比增加2.80萬噸,周產能利用率60.4%,周環比增加0.6%,年同比減少7.2%,比2016年均值低8.3%;線材周產能為224.42萬噸,實際周產量117.24萬噸,周環比增加3.86萬噸,周產能利用率52.2%,周環比增加1.7%,年同比減少10.1%,比2016年均值低9.6%。由此可見,在中頻爐嚴查、去產能督查、環保停限產的情況下,即使面對高額的利潤,鋼廠產量依然釋放緩慢,供給壓力不大。
圖表1:全國139家建筑鋼鐵生產企業達產率
二、庫存持續下降,市場已進入實質性“去庫存”階段。
從鋼廠庫存情況來看,3月9日監測的全國139家鋼廠廠內建材庫存總量為357.01萬噸,周環比減少3.73萬噸,降幅1.03%,年同比增加11.60%。其中螺紋鋼庫存總量284.48萬噸,周環比減少3.54萬噸,降幅1.23%,年同比增加13.19%;線材總量72.53萬噸,周環比減少0.19萬噸,降幅0.26%,年同比增加5.74%。
社會庫存方面,監測的全國35個城市建材庫存總量為999.16萬噸,周環比減少63.21萬噸,降幅5.95%,年同比增加30.47%。其中螺紋鋼社會庫存總量為781.29萬噸,周環比減少48.98萬噸,降幅5.90%,年同比增加26.09%;線材總量217.87萬噸,周環比減少14.23萬噸,降幅6.13%,年同比增加49.07%。
可見,在鋼廠產量增加的情況下,鋼廠庫存與社會庫存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意味著當前下游需求逐漸恢復,市場進入實質性“去庫存”階段。
三、兩會利好不斷,提振鋼市情緒。
在3月5日開幕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李克強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對鋼鐵行業制定了一些任務,具體如下:
1、2017年要扎實有效去產能,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鋼鐵行業去產能節奏與范圍都有可能進一步超市場預期。
2、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更加堅決地處置“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確保今年上半年依法徹底取締“地條鋼”產能。此外,常態化開展淘汰落后、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和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讓不達標的過剩產能加快退出。
3、兩會提出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和15項重大水利工程,繼續加強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
兩會的利好主要集中在供給的壓縮以及需求的提振,為鋼市注入信心。
四、國產礦已復產,高價位礦弱勢下行。
統計澳礦巴西礦發貨量,2月20-26日,澳洲、巴西鐵礦石發貨總量2326.75萬噸,環比增加6.19萬噸。其中,澳洲鐵礦石發貨總量為1539.9萬噸,環比減少53.2萬噸,發往中國1197.3萬噸,環比增加4萬噸;巴西鐵礦石發貨總量為786.85萬噸,環比增59.39萬噸。據悉,今年澳巴鐵礦發運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礦山供應量受高礦價支持提前放量,本年度西澳大利亞雖有兩次颶風天氣,但并未削弱澳洲的發運節奏。
統計北方六港到港量數據同時顯示,2月20-26日,中國北方六大港口到港總量為1054.6萬噸,環比減少148.9萬噸,預計3月澳礦到港環比增加100-300萬噸,巴西礦到港環比增加100萬噸。
另外,3月3日統計全國45個港口鐵礦石庫存為13166萬噸,周環比增加85萬噸,日均疏港總量264.8萬噸。本次統計港口庫存總量繼續創新高,但增幅放緩。發運方面,河北區域部分鋼企因燒結機限產等緣故,只是按需采購,華東地區目前港口高品資源豐富,雖然成交差強人意,但鋼廠高利潤下需求量短期不會下降。統計64家樣本鋼廠進口礦平均可用天數28.2天,環比兩周前減少0.1天,國產礦平均可用天數7.9天,環比兩周前減少0.4天,綜合計算燒結礦庫存總水平為25.7天,環比兩周前持平。目前鋼廠庫存已處于偏高水平,很難再有大量建庫存的情況出現。
截止3月9日,62%進口礦價格指數為87.75美元/干噸,周環比下跌4.45美元/干噸,降幅4.8%。面對此價格,國產礦開工率繼續上漲,據了解目前礦山復產積極性繼續受到高礦價支撐,復產增量已投產30%。鋼廠方面采購承壓,近期采購計劃暫緩,按需采購居多,故成交一般。
總的來看,目前鋼廠鐵礦石庫存處于較高水平,沒有繼續大幅建庫存的計劃,與此同時,國產礦陸續復產,高價位礦價無法長期維持,后期鐵礦石價格將以弱勢下行為主。
圖表2:進口礦價格走勢
綜合來分析,3月份原材料價格弱勢運行,成本支撐力度略有減弱。但是考慮到后期基礎建設繼續發力、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尤其是整治中頻爐、封殺地條鋼,供給缺口短期內難以補全,故筆者看好3月中下旬建筑鋼材行情,認為價格或震蕩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