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食品、醫藥、輕工、環保等行業的發展,粉狀活性炭作為一種吸附脫色劑,其用量迅速增加。建國初期我國活性炭的年產量僅為30多噸,至1996年,全國生產廠家有二百多個,年產量達13萬噸。
根據活性炭的用途不同可將其制成粉狀和粒狀,粒狀活性炭又分定型炭(例:柱狀、球狀等)和非定型;根據生產中所用活化劑的不同又可將其分為物理法活性炭和化學法活性炭:根據生產原料不同亦可分為木質粉狀活性炭和煤質粉狀活性炭,因木質原料孔隙度大,內部細胞組織有許多天然孔隙(木炭的比表面積為使活化劑易進入,且接觸反應面大易活經,白城白山粉狀活性炭,而煤則不同(廢舊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僅為故與活化劑的反應面比木炭小的多。總之,以化學法木質粉狀活性炭的脫色性能很好,它在水解、發酵、有機合成、制糖、制藥、凈水和環保等領域,用于除去發色體、膠質,吸附異味,防止液體渾濁,除去泡沫,提高蒸發結晶速度。
粉狀活性炭亞藍的換算公式
通常有客戶要求粉狀活性炭的亞藍值達到8毫升,相當于要求亞藍吸附率達到120以上。對于以上客戶要求亞藍相關參數數值:達到8毫升、吸附率達到90以上。粉狀活性炭的特點。這樣的數值究竟是什么意思,廢舊活性炭廠客服為大家闡述:
亞藍是檢測粉狀活性炭脫色效果的一種試劑。在檢測試驗數據的單位有兩個:mL/0.1g=10mL/g即X*10mL/g;另外一個單位是mg/g。
以上客戶要求粉狀活性炭的兩指標完整數據為:
8mL/0.1g和120mg/g。
8mL/0.1g=80mL/g=120mg/g
90mg/g=60mL/g=6mL/0.1g
關于亞藍吸附率的兩個單位之間存在一個轉換關系1mL/0.1g=10mL/g=15mg/g
混凝過程中粉末活性炭投加點的選擇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1、避免可通過混凝去除時有機物的競爭吸附;
2、使粉末活性炭與水體能較好地混合;
3、保證粉末活性炭一定的吸附時間;
4、粉末活性炭與水的分離;
5、避免活性炭顆粒被包裹進絮體中。保定粉狀活性炭。
粉狀活性炭在處理水源中突發臭味、工業污染方面有很好的應用。2005年9~11月期間,由于密云水庫臭味物質含量高,北京水務集團第九水廠采用了向輸水管道中投加廢舊活性炭的技術,有效地去除了異味。在松花江受到硝基苯和苯污染期間,哈爾濱市供排水集團在建設部專家組的指導下,利用第九水廠的技術及時處理了水申硝基苯,達到了水質要求。在使用廢舊活性炭時,選礦浮選粉狀活性炭,必須根據所要去除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進行吸附試驗,以確定活性炭種類和數量。投加廢舊活性炭之前,應注意先將炭粉制成炭漿定量均勻地加入水中,接觸時間越長,除污染效果越好。
可用于水處理的煤質顆粒活性炭和粉狀活性炭作用相同,但顆粒炭不易流失,容易再生重復使用,適合用于污染較輕、需連續運行的水處理工藝,而廢舊活性炭目前不易回收,一般為一次性使用,一般用于間歇的污染較重的水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