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結構性改革抓好去產能任務的決策部署,深刻汲取文山州硯山縣鴻鑫金屬再生有限公司教訓,針對鋼鐵、煤炭、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過剩產能行業的化解工作(以下簡稱“過剩產能”),近日,云南省環境保護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落實化解產能過剩相關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環保部門落實“四項措施”,切實做好環境產能過剩工作:
一是嚴把環境準入關口。在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查、審批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要求,對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和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產能過剩行業的建設項目,不予審批。
二是全面排查過剩產能。結合2017年云南省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和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進一步加強對過剩產能行業的排查力度,掌握行業產能情況和企業環?;厩闆r,做到無遺漏、無死角;要切實摸清過剩產能行業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督促完善企業“一廠一檔”信息。
三是加強監管執法檢查。深入總結2015年環境保護大檢查和2016年重點行業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過程中對過剩產能企業排查的有關情況以及查處、整改存在問題情況。對不能完成清理整改任務的過剩產能項目,依法報請各級人民政府予以關停;對整改無望的企業要加速推動退出;對超標超總量排污的企業,要依法處罰、按日連續處罰,并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督促超標企業達標排放。對被責令停產整治后拒不停產或者擅自恢復生產的,以及停產整治決定解除后,又實施同一違法行為的,報請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責令停業、關閉,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四是強化監督、落實責任。督促企業實現全面達標排放,督促企業制定自行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建立監測臺帳。嚴格依法依規核定排污費,落實差別化收費政策,切實提高排污費收繳率,確保做到應收盡收。認真做好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和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在各級政府網站設立“環境違法曝光臺”,建立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強化督查,督促落實,省環境保護廳將適時組織對各州(市)環保部門落實化解過剩產能行業情況開展督查,對違規審批過剩產能建設項目及相關工作開展不力的州(市),將實施公開約談、區域限批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