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日前聯合出臺文件,明確提出,2017年供暖季,全省超過600公里運距、燃用低質煤的鍋爐全部改造為使用符合質量標準的鍋爐。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明兩年之內,全省減少低質煤炭2600萬噸,取而代之的是1970萬噸的優質煤。
黑龍江省冬季漫長,供暖期長達6個月,煤炭使用達到上億噸,這讓一些企業“乘虛而入”,低質煤在價格占優的情況下進入黑龍江市場,成為空氣污染的“嫌疑犯”之一。究竟低質煤有哪些危害?為何還有如此大的市場?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燃煤量大增,弄臟了空氣
每年冬季,飄散在黑龍江省各個城市中無孔不入的煙霾,讓當地人頭痛不已,這些煤煙也造成了醫院肺病、支氣管病患者人滿為患。
據介紹,近兩年冬季采暖期,因燃煤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燃用低質煤的量逐漸增大,加之氣象條件不利于煙塵排放擴散,導致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冬季霧霾天數增多。
黑龍江省環保廳總工程師叢麗說,2005年,黑龍江省煤炭用量8560萬噸,2014年就增加到1.36億噸,10年增加了近60%,燃煤用量激增加速了空氣質量惡化。近些年,煤炭市場價格下跌,低質煤因其價格優勢搶占了優質煤的市場,則讓空氣質量“雪上加霜”。
據省環保廳近兩年監測顯示,由于優質燃煤供應不足、技改投入資金量大等多種原因,省內一些企業使用了約1700萬噸運距超過600公里、發熱量小于16.5MJ/kg的低質煤,由此產生相當數量的污染物。
同時,黑龍江省部分城市仍未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缺乏必要的區域管控措施。各地城區內仍存在部分尚未進行清潔能源改造的供暖、洗浴等燃煤小鍋爐,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存在大量棚戶區、平房居民區,原煤散燒現象較為嚴重。
另外,全省10噸及以下小鍋爐還有7000多臺(哈爾濱市1300多臺),加重了空氣污染。
優質煤漲價,褐煤鉆空子
黑龍江省環保廳污染防治處處長馬健介紹,煤炭總體上分為無煙煤、煙煤和褐煤三大類,從煤炭形成方面看,褐煤成煤時間短,煤化程度低,熱穩定性差,風干時易爆裂成碎煤,在煤場儲存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相對較多,也更易因氧化而發熱自燃;從煤質方面看,褐煤的揮發分含量高,析出速度快,在燃燒條件不適合時易產生黑煙,而且褐煤發熱量較低、含水量較大,不適宜長距離運輸。
近年來,由于市場原因,黑龍江省在煤炭消耗總量不斷增長的同時,褐煤使用量也在不斷增加。2013年至今,褐煤進入黑龍江省年均3000萬噸左右,主要去向是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綏化市等中西部地區,其中近半數以上進入哈爾濱市。
“黑龍江作為產煤大省是優質煤炭煙煤的產區,但為何哈爾濱冬季供暖燃煤舍近求遠有好的不用偏偏選擇低質煤呢?”對于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馬健給出了答案:熱企看中的是價格。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哈爾濱市大部分煤炭銷售單位均有褐煤在售。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印染街1號的哈爾濱鐵路燃料煤炭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大量的褐煤像小山一樣堆放在那里,這些煤和黑龍江當地的煤比,塊兒大,表面烏黑,明顯比當地的煤輕。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云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褐煤開始大量涌進東北和北京周邊地區。因為褐煤價格便宜,每噸比黑龍江煤便宜一兩百元。
焦云說,內蒙古等地的低質煤開采條件簡單、成本低,而燃燒熱值較高的煙煤礦井深、開采條件差,成本越來越高,人員負擔越來越重,面臨嚴重虧損狀況。
記者了解到,2008年前,龍煤和褐煤每噸都是300多塊錢,但龍煤發熱量遠超褐煤,因此褐煤在當地一直沒有市場。但2008年后,龍煤每年每噸都有幾十元的漲幅,褐煤卻沒有漲價,兩者之間的價差逐漸拉大,褐煤在黑龍江省逐漸有了價格優勢。而今,龍煤集團在煤炭黃金十年后,在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加之上市失敗、轉型未果、煤價低回等一系列復雜原因,使得褐煤“乘虛而入”,燃煤企業燃用褐煤便不足為奇了。
煤爐不匹配,燃燒不完全
哈爾濱市環保局香坊分局監察大隊大隊長王嘉志表示,部分供暖企業特別是小型供暖企業在利益驅動下,在標準煤的使用基礎上,摻燒低質煤進行供暖。“哈爾濱市燃煤鍋爐爐型很多都是按照煙煤設計的,燃燒或摻燒低質煤并不適合,煤、爐不匹配,就會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大量煙塵,造成污染。”王嘉志告訴記者。
王嘉志還說,哈市多數鍋爐用煤標準是二類煙煤,只能燃盡揮發分在32%以下的煙煤。如果直接使用或摻燒褐煤,將會有15%左右的揮發物質直接以黑灰色煙塵的形式排放到空氣中,這也是近兩年灰霾空氣中彌漫著刺鼻味道的重要原因。
在燃煤企業鍋爐房里工作的工人們對于摻燒低質煤帶來的危害體會最深。“車往那兒一卸煤,力工一裝鍬,我就知道這煤不是好煤。因為煤不好,根本不上溫,有的時候后面引風弄不好,屋里全是煙,嘴都是黑的,粉塵都吸肺子里了。”
長期研究褐煤提質技術的山東省科學院研究員史勇春認為,我國褐煤濕度普遍在30%~50%,這就造成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普通煙煤要高15%左右。如果不經過提質處理,褐煤能源利用率低,對環保壓力較大。
黑龍江科技大學環境與化工學院的周國江教授告訴記者:“黑龍江省煤炭產量約為1億噸,是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優質煤產地,外來煤源主要是蒙東地區煤炭(即‘蒙煤’)和俄羅斯進口煤炭(簡稱‘俄煤’)。其中蒙煤多為褐煤,水分高、揮發分高,發熱量低;俄煤則是揮發分更高,發熱量高。此兩種原煤均不適宜單獨在層燃鍋爐散燒,由此造成的大氣污染十分嚴重。”
去年開始,黑龍江省環保廳多次聯合質監局、公安廳等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嚴防劣質煤炭嚴控燃煤污染聯合執法檢查。據黑龍江省環保廳王剛介紹,他們檢查了8家以褐煤為燃料的企業,鍋爐設計燃用煤種均為發熱量較低的褐煤,其中3家企業摻燒少量鶴崗、七臺河等省內煤礦煙煤,摻燒比例10%~30%。除齊齊哈爾市兩家企業外,其余6家企業均不能滿足《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中“在中國境內遠距離運輸(運距超過600公里)的褐煤,發熱量大于3946千卡/千克”的要求,個別批次煤炭不能滿足“灰分小于20%”的要求。
相關鏈接
黑龍江省大力推廣優質煤推進配煤中心建設
今年1月,黑龍江省組織召開優質煤替代低質煤政策宣講暨優質煤產需對接會,專題搭建平臺推廣優質煤。省內的華能、華電、大唐、國電四大發電集團以及哈爾濱市供熱企業都表示,要努力克服自身經營壓力,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全力支持本地產優質環保煤。
記者了解,黑龍江省已經出臺了推廣潔凈煤的政策,其中提出到2017年,原煤入選率達70%以上。全省將推進配煤中心建設,建設潔凈煤配送中心,推廣使用潔凈煤和型煤。到2017年,哈爾濱市、大慶市基本建立以縣(區)為單位的全密閉配煤中心、覆蓋所有鄉鎮村的潔凈煤供應網絡,潔凈煤使用率達到90%以上。
專家對潔凈煤配非常認可,周國江說:“通過配送中心控制和規范煤炭產銷市場,保證原料煤的合理供應,改善由燃煤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市場規范了,煤炭的產、銷、運各環節均增加了利潤,實現了地方煤炭產業的復蘇。因此,建設大型潔凈煤生產配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近日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全省低質燃煤鍋爐改造、小鍋爐淘汰工作,陸昊要求,2016年供暖季,哈爾濱市、綏化市違規使用低質煤的供熱企業和其他燃煤主體全部改燒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萬噸耗能工業企業的低質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改造。2017年供暖季,全省超過600公里運距、使用低質煤的鍋爐全部改造為使用符合質量標準煤炭的鍋爐;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主城區全部淘汰10噸及以下小鍋爐。
陸昊要求,黑龍江省環保部門要對違規使用低質煤、達不到排放控制標準的企業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依規、寸步不讓。各級工商、質監、煤管等部門要加強煤炭市場管理,杜絕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進入黑龍江省市場。
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市等城市,部分企業正在使用的煤粉鍋爐和流化床鍋爐是按照褐煤設計的,現行政策下必須投入大量資金對鍋爐進行改造后,才能直接燃用煙煤,這筆資金對企業來說壓力非常大。但是,黑龍江省政府決心已定,兩年內堅決減少2600萬噸低質煤,完成低質燃煤鍋爐改造和小鍋爐淘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