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東區六緯路市民劉先生反映,在六緯路與十五經路交口附近有一段廢棄了許久的鐵路。平日里,他上班騎車經過此地時,因顛簸都會下車推行。在雨、雪天氣時,由于鐵軌濕滑,市民通過時很不安全。為此,劉先生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將這段鐵路進行拆除或是鋪上柏油路。 正如市民劉先生的反應道出了許多市民共同的聲音,特別是隨著全國鐵路建設、擴能改造等工程的加快推進,越來越多的舊鐵路被閑置廢棄,有的廢鐵路橫穿在城市主干路段,給市民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廢舊鐵路如何處置,是保護、開發、再利用還是拆除?這是個需要相關部門思考的問題。但不管怎樣,應當以方便市民生活為前提。 當然,有些城市對廢舊鐵路的處置就很合理,在確定某段鐵路沒有使用價值后就在鐵路與馬路的交匯點加工改造,鋪上柏油路,既保障了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又美化了城市,不再讓鐵路的長期廢置但又少于管理而成為城市的噪點。當然,這個只適用于確定沒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鐵路處置辦法。但現實情況是,雖然很多舊鐵路由于新線開通或是擴能改造而不再跑火車,但還有開發利用的價值,比如利用舊鐵路打造旅游品牌,或是時間更久遠的鐵路還可以作為文物保護起來。 廢舊鐵路的合理處置方法不是沒有先例可循。比如云南滇越米軌鐵路廢棄多年,在今年五一期間,云南當地鐵路部門挖掘鐵路沿線特色旅游資源,和地方政府合力打造出極具個性色彩的古城小火車,許多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不僅給當地旅游業發展拓展了路子,還將這條百年老鐵路重新利用起來,讓其煥發活力。可以說,云南米軌老鐵路的開發再利用對全國廢舊鐵路的處置有著示范意義。 老鐵路得到合理利用,打造的旅游品牌會將帶火當地的餐宿、就業等,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動力,不管到哪,必定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和叫好。話題再回到石家莊這段廢舊鐵路上,通過新聞我們了解到,這段鐵路的產權其實并非國有,而是屬于華藥集團,最終的處置權還是握在華藥集團,因為廢棄多年,客觀上給市民生活造成了影響。但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歸屬何處,問題終究還是要解決的。 正如市民建議一樣,倘若這條廢舊鐵路真沒有開發利用價值,那么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拆除,要么在與公路交匯處重新改造,鋪上柏油路,方便市民出行。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家藥業集團擁有著多處鐵路產權,若要拆除在審批、進度上都會需要時間,并且石家莊市政府給他們的最遲搬遷時間為2017年,如此來看,恐怕只有先鋪上柏油路,方便市民生活才是正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