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禁令給全球的回收行業提出了一個挑戰,他們必須要適應新的環境,并通過投資新技術和垃圾分類提高回收廢品的質量。
英媒稱,中國決定從2017年年底禁止進口包括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可回收垃圾產品。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1日援引《泰晤士報》報道,中國的作法是在減少和清潔環境污染努力的一部分,無可厚非,但中國全面禁止從國外進口可回收性垃圾,將引起連鎖反應并對全球產生巨大深遠影響。
報道稱,首當其沖的是包裝行業。據悉,國際上向中國出口的可回收的廢品高達數百億美元。
報道稱,這些產品包括在家里回收的,之后由地方政府收走的塑料瓶、廢紙、紙盒、打包用的聚乙烯、PVC等等。
總部在布魯塞爾的國際回收再利用局的布魯奈特說,中國的這一禁令將會影響全球經濟。
報道稱,中國禁止進口海外回收垃圾可能與加強國內環保措施有關。
同時,北京政府擔心中國的環境惡化以及公眾健康等。此外,隨著中國環保意識的加強,國內的回收也在增加,因此當局希望能更多地利用國內的回收資源,而非依賴進口的回收廢品。
布魯奈特則表示,中國的禁令也給全球的回收行業提出了一個挑戰,他們必須要適應新的環境,并通過投資新技術和垃圾分類提高回收廢品的質量。
一些人士認為,可以把中國的禁令視為敲響警鐘,旨在讓各國政府和回收行業行動起來,投資回收行業以及提高其競爭力,但這要花一定的時間。
中國對于洋垃圾可以說是下決心要治理的,廢紙的進口受限使得國內一紙難求,導致紙制品價格飛漲,但是我國政府還是堅定不移的對洋垃圾說不,其他國家如果想要重新讓中國進口他們的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就要在質量上做文章。
全球最大的垃圾回收處理廠
當前,世界上大部分“洋垃圾”的目的地都是中國。據報道,去年我國共接收了世界上56%的出口垃圾。其中光塑料垃圾一項,就超過730萬噸,總值37億美元。輸出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和日本。
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7》,我國在2016年進口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四大類別的再生資源共進口3990.4萬噸,占到我國每年再生資源總量的20%,每年接受的再生資源垃圾量已將我國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垃圾回收處理廠。
非法進口“洋垃圾”現象嚴重
“在過去特定發展階段,有一部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在彌補國內資源短缺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郭敬說,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暴露出不少問題,污染了環境,損害了群眾的身體健康。尤其是“洋垃圾”問題,已經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