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國手機用戶數量現已超過14億,人均持有手機數量達到1.3部,可以說,我國的手機市場已經正式由普及市場進入了飽和后的換機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9年每年產生的淘汰手機超過4.5億部,而受即將到來的5G影響,2020年這一數據將進一步加大。
近期,《中國廢棄電子產品循環經濟潛力報告》指出,中國當下電子產品的回收率不高,手機品類回收率不足2%,僅有極少數的手機產品得到回收再利用。
當下廢舊手機的回收,根據其價值的不同來選擇合理的回收方式。有再利用價值的手機,可以通過合理估價回收,進入二手手機市場。而那些使用價值不大的廢舊手機,可以通過分解來提取高價值金屬物。眾所周知手機內含有鉑、黃金、鈀、銀、銅、錫等許多價值高的有色金屬。一噸廢舊手機經過回收處理后,可提煉270克左右黃金,是金礦石含金量的40-50倍。倘若一部手機回收均價600元,那么將誕生一個2000億元存量的市場。
毋容置疑,千億級的手機回收市場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礦,然而想要開發這座“富礦”,依然阻礙重重。在公共立法層面,我國有關廢舊手機回收處理的配套法律法規尚不夠完善,雖然2016年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將手機列入其中,但具體的細則至今仍未出臺,相關工作停滯不前。這使得二手手機回收企業在回收中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相較于我國手機回收政策的滯后,在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手機回收早已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事情。歐盟在2002年出臺了一項名為“FONEBAK”的計劃。英國政府率先實行這一計劃,通過設立社區廢舊手機回收點、移動電話銷售公司營業點代收等方式有序地開展回收廢舊手機工作。2008年,美國環保署發起了名為“回收手機,就像打電話一樣容易”的宣傳活動,大量手機廠商、零售商、運營商合作加入了這項公益活動。在德國,廢舊手機回收也是政府牽頭,運營商主導回收,二手手機持有者只需將舊的手機、電池和充電線塞進口袋投入專用信箱即可。
國家法律政策支持固然很重要,但作為承擔回收行業主體責任的手機品牌和互聯網回收平臺,讓他們深度參與到行業的變革中,則更能推動回收行業的有序發展。目前,我國整個手機回收行業聚集了愛回收、回收寶外,愛換機等數十個互聯網回收平臺。以愛回收為例,已經在全國35個城市創立了300家直營店,超10萬家手機合作門店,覆蓋280個城市,支持30多個主流手機品牌、8000多個型號的回收。不僅互聯網平臺熱衷手機回收,京東、蘇寧、360、閑魚、轉轉等綜合性平臺也擠進賽道。同時,各大手機品牌也在手機“以舊換新”業務上不斷加碼。三星官方商城啟動了“以舊換新”活動,用戶可使用舊機型抵扣三星S10系列的購機款。OPPO也推出換機補貼政策,所有型號所有品牌手機回收價200-500的額外補貼100元,回收價500-1000的補貼168元,回收價高于1000的補貼400元。
另外,互聯網回收平臺和手機品牌加強合作,通過市場先行的方式,自行擬定合理的回收、檢測等行業標準,以推動政策的完善,加強市場監管。據悉,愛回收與華為、OPPO、vivo等主流手機品牌的官網渠道建立了直接合作門店,業務涵蓋二手手機售賣、手機租賃、手機維修等多項業務,已經構建出了 “收、賣、修、租”的完整生態閉環。vivo全新iQOO手機一經開售,便聯合蘇寧推出以舊換新超值換購優惠,攜帶舊機在蘇寧參加iQOO換購活動,滿額最高可享400元蘇寧禮品卡。
與熱鬧的手機回收市場相比,我國消費者對于手機回收望而卻步。尤其是對于隱私泄露風險顧慮滿滿,為此絕大多數消費者選擇把廢舊手機閑置在家里。其實,關于廢舊手機的信息保護,國外有不少可借鑒的經驗。在日本,經產省要求手機商必須向用戶宣傳手機中各種稀有金屬的含量,以及回收手機時保證個人資料不流失。有的大型手機商甚至在專賣店設置“手機粉碎機”,當用戶面將廢棄舊手機粉碎后再回收。在加拿大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和信息共享平臺,政府為居民提供最近的回收站信息,提高回收的便利性和針對性。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只有讓用戶放心地把家里手機拿出來賣掉,這個行業才會迎來真正的爆發。希望管理部門與企業合作,建立廢舊手機數據安全體系,對廢舊手機經營企業嚴格監管,提升行業的公信力,激活二手手機回收市場?!?
智能手機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一年或兩年更換一部手機已成生活常態,當下中國市場廢舊手機存量巨大,回收價值之高不容小視。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舊手機的回收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相關部門應當盡快出臺嚴格的舊手機回收監督機制,幫助用戶樹立正確的回收意識。在起步階段,需要手機品牌、互聯網回收平臺和消費者共同協作,同時需要相關政策的引導和保護,進一步完善廢舊手機回收的產業鏈,最終形成消費者和企業雙贏的局面,進入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