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從景區到全域、從城市到農村、從增量到提質……4年間,臨海市多舉并措,唱響景區廁所大改造這場“重頭戲”,合力推動“廁所革命”向縱深發展。
“廁所革命”提升全城“顏值”
作為全國首個縣級宜居城市,臨海吸引了不少外來游客。
“遠看我還以為是別墅呢,走近一看才發現是廁所,既干凈又漂亮。”在臨海市區興善門附近,來自江蘇的游客李女士不時夸贊眼前這座公共廁所。
在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內,這樣的“高顏值”公廁比比皆是。
近年來,臨海市風景旅游管理局緊抓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爭創國家5A級景區這一契機,掀起“風貌革命”,投資1000多萬元新增和改造24座美觀性與實用性兼顧的旅游廁所。每一座廁所外觀設計充分考慮與園林風景巧妙融合,廁所內部放置廁紙,設置烘干機等設備,并設立供特殊人群使用的第三衛生間和休息區。
除了大力改造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的老舊廁所,臨海市風景旅游管理局還在市內其他A級旅游景區、旅游特色類鄉鎮重點村落,全力推進景區村旅游廁所建設。在該市重要景區靈湖景區,基本實現環湖沿線A級旅游廁所全覆蓋,設計感十足的公廁既自成一道亮麗風景線,也讓市民游客“方便”更加方便。截至去年年底,該市共計完成149座旅游廁所的新建、改建工作,成功創建國家A級旅游廁所36座,其中3A級旅游廁所13座。
“廁所革命”彰顯城市文明
“姑娘,水盡量不要甩出洗手槽外面哦!”靈湖景區入口處的公廁里,保潔阿姨邊擦拭洗手臺邊溫和地叮囑,市民小王忽覺心里流過一陣暖流。小王說,從前公廁管理人員的態度和環境一樣讓人覺得冷冰冰的,跟現在完全不能比。廁所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只有充滿“人情味”的管理模式,才能為城市添溫度。
廁所管理再升溫,城市文明放馨香。景區廁所不僅要“建好”,還要“管好”。為此,臨海市風景旅游管理局堅持“建設一批、管理一批、扶持一批”的發展原則,出臺政策加大對旅游廁所的扶持力度,積極調動廁所管理積極性;創新推出公廁管理黨員“所長制”,景區內的每一座旅游廁所都由專人管理,負責督查工作;嚴格落實日常記錄工作,公布保潔人員照片、職責、監督電話和保潔記錄表;建立管理人員激勵機制,形成旅游廁所常態化管理;專門設立糾察組,每周不定期對景區內的廁所進行明察暗訪,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按管理制度進行處罰,從源頭上進行管控,強化流程管理,讓文明廁所里始終流轉著廁所文明。
“廁所革命”豐富城市內涵
古樸的庭院外觀、城墻造型的墻繪、祥云圖案的燈飾、蠟染的門簾……沿著臨海市區城隍廟內的石子小路拾級而上,穿過深深竹林,眼前一座灰磚建筑的廁所呈現眼前。門口“節約用水”的文明標語醒目又充滿內涵,曾經臭氣熏天的內室如今隱隱有檀香縈繞鼻尖。“‘千年臺州府,滿街文化人’果真名不虛傳,連一個小小的廁所標語都這么幽默生趣。”60多歲的杭州游客老張正興致勃勃地和一同出行的幾名同事討論著景區廁所門前的文明標語。
府城元素醒目,城市文化傳承。廁所雖小,卻是國家A級景區、全域旅游創建內容之一。臨海市風景旅游管理局在廁所的風格風貌以及內部裝修等方方面面都做好前期謀劃;結合地方特色,在洗手臺等細節處時時融入府城文化元素,全力打造具有府城特色的景區廁所樣板間;以廁所文明為導向,促使市民綠色環保習慣養成,倡導鄉風文明新風尚興起,從而助推景區大服務提升;積極開展“最美公廁”等系列評選活動,在口口相傳中傳遞生活美學,丈量城市文化深度。
“深化‘廁所革命’就是講好城市文明故事。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做好旅游廁所宣傳教育,繼續優先推進景區村旅游廁所的新建、改建工作,讓脫胎換骨的美麗公廁成為臨海市旅游的閃亮新招牌,書寫全域旅游新篇章。”臨海市風景旅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