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從政府到企業,從專家到市民,“營商環境”成為深圳頻繁提及的熱詞。
本報4月推出“深圳營商環境百人談”,請從業者和創業者暢談對深圳營商環境的感知、評價、建議甚至批評,引起熱烈反響。
企業點贊:為提升營商環境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作為新型建筑科技企業,深圳市現代營造科技有限公司享受到了政府配租的產業住房等優惠政策。董事長谷明旺認為,政府的扶持和媒體的關注,讓企業真實感受到深圳的最大優勢是軟環境的公平、對人才的重視,以及政府對中央“放管服”精神的落實。
“為企業搭建了表達心聲和發展需求的對話窗口,更是對政策和精神的貫徹落實。”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文波非常認可本報的相關報道。他表示,為提升營商環境,政府為企業提供了多項優惠政策,使企業能夠“輕”裝上陣,集中精力開拓市場,吸引人才。
“媒體的關注和政府的利好政策極大促進了深圳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中建三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執行總經理蔣武介紹,媒體對營商環境的報道,讓政府部門及群眾能夠聽到企業的真實聲音,促進了相關便民利企政策的出臺,助推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其中,引導低價合理中標、智慧政務等政策不僅減少了企業工作量,還營造了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有利于企業提質增效,助推行業進步。
政府回應:將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對建筑企業的關切和訴求,市住房和建設局高度重視,表示將分階段、有步驟積極推進職能范圍內“放管服”改革等工作,為深圳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全面構建“1+3+N”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著力破解住房籌集建設難題,力爭到2035年將建設籌集170萬套各類住房,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于100萬套。
二是試行智慧審批,服務和促進央企等外地大型建筑業企業總部或分支機構法人和資質雙落地,扶持信用良好建筑業企業加快發展;繼續開展資質動態核查和市場違法行為專項檢查,加強監管;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行建筑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制行政審批改革試點工作,實行先審批后核查。
三是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專家觀點:政策再好,關鍵在落實
深圳市住房研究會會長、市政協委員陳藹貧對本報推出的“深圳營商環境百人談”給予高度評價。
“政策再好,關鍵在落實。新聞報道對政策落實的追蹤,體現了媒體的責任擔當。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破解企業發展困境,還是要練好‘內功’。”陳藹貧介紹,對政府而言,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就是面向市場、面向企業真抓實干,就是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