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和“污染土壤精準調查技術裝備與應用”兩項技術入選聯合國環境署、工業發展組織、綠色技術銀行組織評選的“全國十佳綠色技術應用案例”。相關技術及團隊負責人赴上海“科技+賦能綠色未來”2019 全球科技創新大會領獎。
“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的核心為陶瓷碳載體催化劑,在此基礎上形成的500——20000噸/天規模系列工藝包和成套裝備,可高效降解廢水中的難降解污染物。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省內外多個化工、電鍍園區廢水治理項目,總處理規模達11萬噸/天;“污染土壤精準調查技術裝備與應用”集成了場地實時污染物精準監測、數據實時處理與三維空間成圖、實時決策與修復功能,入選國家首批《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及其配套發布的典型應用案例,在江蘇、安徽、山東和廣東等省份里的100多個場地得到應用。兩項技術均已通過技術鑒定,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突出技術研發特色、推動科技創新轉型的重要舉措,省環科院依托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長期致力于環境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發,構建完整的“機理研究-技術研發-產品工藝集成”產學研鏈條,推動核心技術研究、工藝開發水平邁上新臺階。目前多項技術已在省內外多個環境治理領域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