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環保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與電商平臺開始發力綠色化物流建設,但迫于成本等問題無法大規模普及。隨著近期多地垃圾分類政策的落地,企業加快了綠色化腳步,甚至在政策倒逼下瞄準商機推出相應產品。在業內人士看來,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可以有效地建立起垃圾回收體系,而快遞行業或許是最快可以利用該體系建立商業模式的行業,隨著垃圾分類的普及,將會有更多企業推出相應回收體系,以此減少成本,快遞綠色化勢在必行。
其實在垃圾分類政策之前,綠色化道路就已成為物流企業著重發展的目標之一。伴隨著快遞訂單量的與日俱增,推進包裝綠色化顯得更加重要。繼上海之后,作為全國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2017年起,北京就開始以街道為單元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同時,快遞企業也抓準時機,開始了對綠色化新道路的探索。
據了解,有企業擬推出一款快遞垃圾回收機器,可通過“人機結合”的方式有效地回收快遞包裝等垃圾。遞增科技CEO鄭錦陽此前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促使公司研究新的可行性回收方式。在前期,通過“人+”的方式對快遞包裝等垃圾進行分類,也就是說通過“智能硬件+人”的方式對社區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鄭錦陽表示,現階段,公司設想在每個社區配備一名升級后的回收人員,該人員通過垃圾智能分類機器進行人工分類,這個角色有點像升級后的“垃圾分類志愿大媽”。
目前,快遞行業的綠色包裝主要可以從循環使用、可降解材料、優化升級包裝材料三個角度出發。傳統紙箱和環保包裝的關鍵在于成本,市場原則是成本,行業發展處在不同階段,市場選擇及行業升級也必然不同。
也有許多快遞企業首次嘗試將綠色物流進行商業化運作。此前,智能快遞柜企業近鄰寶就與紙搬客合作試水廢紙回收機,該機器一天可回收80余斤快遞包裝廢紙,投放紙箱的柜體和塑料袋、膠帶、填充物等柜體是分開的,便于后續的分類和處理。不過,該機器并未做到盈利,僅處于探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