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月來的疫情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按下暫停鍵,作為構成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中小企業在這段時間里遭受了巨大沖擊。而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大潮來臨,扶持鼓勵中小微企業重新振作起來,將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復蘇,為此我國近期出臺了多項政策。
延償、降稅、保就業
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做出決定,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支持力度。
其中具體措施包括:鼓勵金融機構根據企業申請,對符合條件、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付息可延期到6月30日,并免收罰息。湖北省境內各類企業都可享受上述政策。
鼓勵引導全國性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努力使小微貸款利率比上年有明顯下降。政策性銀行將增加35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其他地區征收率從3%降至1%等。
本次會議還提到,將注重穩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增加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崗位招募規模,加大對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支持。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和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應屆畢業生推遲報到、落戶等時限。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2年戶口和檔案托管,按應屆畢業生身份辦理就業手續。三要積極擴大農民工就業。加大穩崗和就業補助。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新上一批帶動就業能力強的項目。重大工程建設、以工代賑項目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
《關于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
3月1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
通知要求,對于2020年1月25日以來到期的困難中小微企業(含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貸款本金,以及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業需支付的貸款利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申請,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還本付息日期長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罰息。
《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
2月28日,經國務院同意,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和人民銀行聯合印發了《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為幫助個體工商戶應對疫情影響、盡快有序復工復產、穩定擴大就業。
《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從幫助個體工商戶盡快有序復工復產、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方便個體工商戶進入市場和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服務力度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扶持舉措。
其中還提出了各地要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的要求,對于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以及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合理延長貸款期限,引導金融機構增加3000億元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降低個體工商戶融資成本。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租金減免,對社保費用減免、緩繳,鼓勵互聯網平臺發揮幫扶作用并對效果好的電子商務類平臺企業予以財政資金支持等。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稅費優惠政策指引》
3月10日消息,為更好發揮稅收支持疫情防控的職能作用,幫助納稅人準確掌握和及時適用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稅務總局對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稅費優惠政策進行了梳理和動態更新,發布了新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稅費優惠政策指引》。
該政策指引從支持防護救治、支持物資供應、鼓勵公益捐贈、支持復工復產四個方面對17項政策逐一進行了解讀。相較于2月的份制發的《政策指引》,新版增加了部分新政,對部分條目內容進行了細化及補充清單。
《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
2月9日,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將采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等六方面20條措施,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強化措施,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外貿及物流業相關優惠政策
從3月1日至6月30日,免收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將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降低20%,降低部分政府管理的機場服務收費,取消非油輪貨船強制應急響應服務及收費,減半收取鐵路保價、集裝箱延期使用、貨車滯留等費用。鼓勵保險公司通過延長保險期限、續保費用抵扣等方式,適當減免疫情期間停運的營運車輛、船舶、飛機保險費用,盡快出臺收費公路免費通行的后續支持保障政策等。
3月10日,海關總署方面為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從減免滯報金和滯納金、關稅保證保險及加工貿易核銷、結轉、內銷等業務延期等方面,進一步降低進出口環節通關成本,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外貿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