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關系大民生,小空間展示大文明”。近年來,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傳統村落保護等項目資金,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這一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正在不斷提升農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也扮靚了一個個美麗鄉村。
4月的一天,騰越鎮洞山社區村民楊鏡清請來了社區改廁施工隊,趕在雨季來臨前將自己家的旱廁改造為衛生廁所。
當天下午,施工人員和楊鏡清一家到社區領取玻璃鋼化糞池、沖水馬桶等材料。在社區,駐村第一書記王基濤和社區黨總支書記楊恩良熱情接待了他們,并用社區的微型車將所需物品裝運至楊鏡清家。眼看即將用上干凈衛生的水沖式廁所,告別兩塊磚一個坑,既臭又臟的旱廁,楊鏡清一家十分高興,他說:“建起來么方便了,裝好后干凈衛生。”
像楊鏡清家一樣,“兩塊磚、一個坑,又臭又臟”曾經是廣大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群眾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原因,之前騰沖市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遠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廁所革命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改造任務較重。
為全面補齊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短板,騰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推動“廁所革命”。在戶廁改造方面,在全市全面開展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工作。以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傳統村落、省級規劃示范村等項目為示范先行先試。采用“以獎代補”的方式,在省級補助的基礎上市財政給予每戶改建無害化衛生戶廁的農戶400元的補助資金,引導農戶改建無害化衛生戶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衛生戶廁105709座,占全市總農戶120703戶的88%;其中:無害化衛生戶廁58539座,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達49%。
在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中,除了改建無害化衛生戶廁,騰沖市還按照“清潔衛生、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原則改造建設衛生公廁。在清水鄉三家村司莫拉佤族中寨,已建成的兩座公廁建筑風格極具佤族特色,與司莫來佤族村相融合。干凈衛生的公廁,還鄉村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補齊了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這塊短板,同時也極方便了當地群眾游客。
在農村公廁改造推進中,騰沖市由市級統一編制了農村公廁建設方案,在全市鄉鎮鎮區實施公廁新建及改造35座,其中2019年度完成10座,完成率為100%;在行政村新建、改擴建公廁334座,其中:2019年完成106座,完成率為100%,鄉鎮鎮區、行政村水沖公廁覆蓋率均達100%。
農村“廁所革命”,改變了農民傳統生活方式,帶動了文明素質的提升,讓老百姓生活更健康,也讓村莊美了“顏值”、提升了“氣質”。(李盛中、官智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