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期正式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涉及范圍之廣,執行力度之嚴,前所未有。用水的各行業,尤其是作為用水大戶的制漿造紙企業,將面臨一次極為嚴峻考驗,廣大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勢必會被大范圍關停并轉。
制漿工段是造紙行業產生污水的主要源頭,貢獻率達80%~90%。為了實現降低水耗,減少污染,環保生產的目標,國內相關企業、院校和專業人士,在制漿污水處理方面做出了種種努力,開發了生物法、物理法、機械法等諸多工藝,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基于處理成本、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壓力,整個行業在水污染方面并沒有實現根本性的改善。
如同人們日常生活中,洗衣服時所區分的“干洗”和“水洗”區別,水洗將會產生大量廢水,而干洗則沒有水排放一樣,“綠能生物質有機組分分離提取”技術,可以理解為一種“干洗”式制漿工藝,從而實現污水零排放。此項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完全不用水,而是采用全新溶劑體系,在不破壞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情況下,充分溶解出植物中的木質素,將植物中的三大成份全部轉化為有用的工業原材料,而不產生廢棄物的排放。并且,與傳統工藝相比,該技術還有原料范圍廣(可以秸稈、蘆葦、蔗渣、竹子、木材等各種植物為原料),溶劑無毒易回收,生產耗能低、經濟效益好等特點。
在目前“水十條”的壓力下,相關紙企可考慮引進該項“干洗”制漿工藝進行技術升級,以作為紓解目前困境的一個方向,也有望從根本上解決生產上用水量大、排污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