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汽車保險杠和油箱生產商全耐塑料(Cie.PlasticOmniumSA)公司CEOLaurentBurelle是一名精力充沛的管理者,他計劃到2018年把公司營收提升32%,至70億歐元(77億美元)。
他的家族在1946年創辦了全耐塑料并經營至今。
Burelle告訴《歐洲汽車新聞》編輯LucaCiferri說,其中大部分增長預計都將來自于能幫助汽車制造商滿足更嚴格的排放規定的汽車零部件?!稓W洲汽車新聞》是《塑料新聞》的姊妹刊物。
問:您如何概括如今的全耐塑料公司?
我們是世界頂尖的汽油油箱、復合車身板和塑料結構件生產商。我們在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系統領域正在快速發展。我們開拓了新的國家和新的技術領域,接到了新訂單,建立了新工廠,獲得了新客戶。受此推動,我們預計2016-2018年間將保持增長。
問:2018年目標是什么?
我們力爭到2018年營收額達到70億歐元,而去年是53億歐元。我對此很樂觀,因為我們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攀升。在保險杠市場,我們將把全球占有率從2014年的10%提升至2018年的15%。在油箱市場,我們力爭從去年的21%攀升至2018年的24%。SCR業務去年銷量達到20萬套,但我們排到2018年的訂貨量已經達到了220萬套。
問:"大平臺"是否在改變你們的經營方式?
汽車平臺全球化正在讓訂單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我們正在定期洽談整個生命周期超過10億歐元的訂單。這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嘗試。這同時帶來了風險和機遇:風險是我們可能失去合同或者無法按要求完成訂單;而如果我們很好地完成訂單將帶來很好的機遇。
問:大平臺的出現是否會促使供應商合并,從而誕生更大型的供應企業?
是的。你需要有財務實力,在全球建立生產足跡,在不同的地區供應產品。我們近期得到的訂單來自于德國一家大型汽車制造商,包括五個不同的國家。幸運的是,我們已在這些國家建立了工廠。在開始供應產品之前需要投入財力進行研發。我不確定這是否會導致從業企業數的減少,但汽車制造商至少會選擇有實力的合作伙伴,不然他們可能會有在在五個國家發售新品同時遭遇失敗的風險。
問:大合同是否讓您的增長預測更加準確?
當然。我們2017年的預計營收額中已有90%下了訂單,2018年已有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