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白衣騎士”孫宏斌公開稱已經向樂視輸血了126億,但樂視的自救步伐還在繼續加快。
近日樂視網公開發布公告稱仁寶信息技術出資7億元,其中703.59萬元計入注冊資本,占增資后樂視致新總股本的2.1507%,位列第十大股東。而在此前,仁寶的身份是樂視生態的重要供應商,第一代樂視手機就是由仁寶代工生產的。
事實上,這已是樂視在解決“資金鏈”、“供應鏈”問題上的第二次“自救”。2月14日,樂視致就曾新引入樂視手機供應商的信利國際作為戰略投資者,根據當時樂視網發布的公告顯示,信利電子出資7.2億認購全部增資,占股2.3438%,估值約307億元。
時隔一月之后,仁寶的認購價格則要略高一些,樂視致新此次給出的估值則是325億。
36氪通過查詢樂視致新的股權結構發現,電子零件供應商碩貝德科技同樣也成為了其股東。從樂視致新股權披露來看,碩貝德科技應是在信利之后、仁寶之前入股樂視致新,這家企業也是樂視手機的供應商之一,占股約0.05%。
早前在樂視危機全面爆發時,就曾被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以及供貨商集體拉橫幅討債的消息,而信利國際、仁寶、和碩貝德科技都是被欠款的供應商之一,當時樂視一度提出“分期付款”、“債轉股”等還款方案。2016年11月,樂視開始對供應商償付欠款,但并未持續執行“分期還款”計劃,部分分銷商甚至無奈地進行了巨額壞賬計提。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信利國際是樂視主要的觸控屏和觸控模組供應商,樂視對其欠款金額一度達到10億元級別,但考慮到此后曾有部分償付,目前實際的欠款金額或許在數億元左右,與此次信利電子入股金額接近。
該知情人士進一步表示,仁寶和信利方面此番由供應鏈債權方變為“戰略投資者”,或許可能是樂視此前提出的“債轉股”方案有所奏效。未來,如果樂視不再繼續執行“分期還款”計劃,不排除將有更多的供應商接受“債轉股”方案,成為樂視生態的股東之一。
為什么樂視手機的資金危機會通過樂視致新來緩解?原因在樂視致新是樂視整個集團中最為優良的一塊資產,其2016年互聯網電視的銷售量超過了600萬臺,在所有互聯網電視廠商中位居第一,并且為了安撫供應商和吸納新的投資者,樂視方面還承諾將樂視致新將非樂視網持股重組注入樂視網,并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向證監會的申報,意味著也給投資者描繪了一個有時間表的退出路徑。
對于樂視而言,通過出售股權的方式來嘗試賬務說明了其在財務狀況的嚴重緊張,目前樂視整個集團都進入收縮狀態:樂視體育接連甩出了中超和亞冠的版權,樂視集團在美國的新總部也將被掛牌出售。
而樂視在北美市場的另一項重大交易,即對美國電視機廠商VIZIO硬件部門進行的收購,也可能因為多種原因被迫中止。據第一財經的報道,這項收購此前得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監管機構的認可,本應在2016年底之前完成,但極有可能因資本管制而流產。
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樂視的調整收縮何時會結束,樂視的大股東融創孫宏斌稱調整是個過程,而且需要時間。按照孫宏斌的規劃,樂視的各個業務還會發生較大變化,例如未來會把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致新整合至一起,形成整個大娛樂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