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程浩,迅雷創始人,現在專注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對于最近大火的共享充電寶,很多人表示不看好:
原因一:覺得這是個偽需求,缺乏高頻使用場景且復用率低;
原因二:擔心未來電池和快充技術的革新進步會毀掉充電寶這門生意。
但資本市場的反應卻異常嗨,短短幾周時間,就已發生了近10輪融資,超20家主流機構入場。我們沒有在這個領域投資,算利益無關方,在這分享一下我的幾個觀點。
1、實際需求還是存在的
真偽需求是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在我們基金內部也是如此。認為沒需求的原因是,按充電寶的出貨量計,現在中國人都人手近2個了,大部分卻會棄置于家,誰沒事還去租充電寶? 還有人會說,對于真正剛需的人群,他們早就自備充電寶了。現在即使有共享充電寶,這些人也不會費時費力的找地方去租。
但我想說,沒人自愿且樂意帶充電寶啊,挺沉的而且帶了5次也不一定用上1、2次,出個差還得單拿出來過安檢。那么現在他們為啥不得不帶,恰恰說明有剛需啊。對很多商旅人士來說,手機沒電他們就掛了。共享充電寶的出現,正是要解放這些人。那你會說現在已有共享充電寶了,這些剛需人群為何還在自帶?
原因是現在共享的密度不夠呀!未來如果機場、車站、餐廳、酒吧、商場都普及了,誰還會自帶充電寶?就像共享單車一樣,如果只有國貿有車,那大家還得用自己的自行車,如果全北京市滿地都是了,那就真不用買自行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