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大力推進智能工廠和智能油氣田建設,積極培育“互聯網+”新業態,兩化融合走在全國前列
作為中國石化首批4家智能工廠試點單位之一,九江石化加強信息化在計劃調度、安全環保、能源管理、裝置操作、IT管控等領域的利用,有效推動了生產運行管理變革。 圖為九江石化生產調度中心數字化操控系統。本報記者 胡慶明 攝
近日,工信部發布公告,中國石化的石化行業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易派客電子商務平臺被評為2017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同時,“石化行業智能工廠標準體系”研制項目和海南煉化“大型國產化芳烴智能工廠建設項目”雙雙入選2017年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立項項目”,這標志著中國石化在“智能制造”“互聯網+”創新之路上又邁出一大步,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駛入快車道。
實現智能工廠核心功能在燕山石化、茂名石化、鎮海煉化、九江石化等4家試點企業整體上線,成功打造中國石化智能工廠1.0版,并啟動智能工廠2.0版相關工作
2012年啟動智能工廠試點建設,經過3年多的探索實踐,中國石化2015年底實現智能工廠核心功能在燕山石化、茂名石化、鎮海煉化、九江石化等4家試點企業整體上線,成功打造了中國石化智能工廠1.0版,走在全國流程型工業智能制造領域前列。其中,九江石化、鎮海煉化兩家試點分別被評為2015年、2016年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在建設智能工廠中,中國石化著重突出3條主線:以生產一體化優化為主線,構建計劃生產協同優化模型、優化方案數據庫,實現從原料采購、計劃調度、生產制造到產品入庫、物流配送的供應鏈全過程優化和生產一體化優化、在線優化,從而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以生產經營集成管控為主線,構建新一代生產營運指揮新模式,實現對生產運行、預測預警、HSE、能源管理的集中管控,提升了企業高效安全綠色生產水平;以設備健康及可靠性管理為主線,構建一體化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實現對裝置、設備運行狀況在線監測分析、故障診斷與評估,提升預防性維修水平,減少非計劃性停工損失。
通過智能工廠試點建設,中國石化已形成一套面向流程工業的智能工廠實施方法和行業解決方案,取得多項發明專利,成功研發出以“石化智能制造云平臺”為核心的智能工廠套裝軟件,牽頭承擔了國家“石化行業智能工廠標準體系”研制工作,目前已形成“石化行業智能工廠通用技術要求和評估規范”等系列標準,正在開展智能工廠物聯網應用標準研制與驗證工作。
按照“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智能工廠建設總體規劃,中國石化將持續打造智能工廠升級版,加快智能工廠推廣建設。目前,完成海南煉化、金陵石化等7家企業推廣建設項目的可研報告,啟動了智能工廠2.0版的設計工作,正在建設的茂湛煉化一體化基地同步開展了中科煉化智能工廠規劃設計。計劃2020年完成10家智能工廠建設,2030年完成在規模以上煉化企業的智能工廠推廣建設,實現煉化板塊數字化智能化生產水平的整體提升。
建立“易派客”“石化e貿”等電商平臺,整合網上營業廳、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營銷資源,構建線上線下融合銷售服務網絡,積極培育“互聯網+”新業態
中國石化認真落實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戰略部署,加快向“產品+服務”綜合服務商轉變,構建了統一的電子商務與客戶關系管理平臺和統一支付系統,聚焦平臺經濟,創新商業模式,積極培育互聯網+新業態,不斷做大石化商業生態圈。
在集團集中物資采購經驗基礎上,中國石化建立了“易派客”工業品采購電商平臺,服務范圍由內而外,依托互聯網平臺做大商業規模。易派客自2016年正式商業運營以來,交易量井噴式增長,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工業品采購電子商務平臺,中國一重、三一重工、GE、ABB等公司相繼登錄易派客開展第三方采購服務。截至今年6月,平臺注冊供應商達到3.6萬家、采購企業近3800家,累計成交額突破1000億元。新開辟了物流配送、招標代理、廣告保險、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招標代理服務金額達到4.4億元,幫助188家供應商成功融資20.6億元。4月18日,易派客國際業務平臺(英文網站)上線運行,標志著易派客平臺服務已走出國門,將成為中國石化國際化經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品貿易的公共服務平臺。
化工銷售公司建立了“石化e貿”化工品電商平臺,開設合約銷售、現貨商城、競價交易等服務專區,利用微信平臺開通“石化e貿”微商城服務,為客戶提供交易、信息、結算、物流等便利服務。2016年6月上線運營以來,平臺交易客戶由1058家增加至4872家,增幅360%,累計成交量51.6萬噸,成交額42.5億元。
油品銷售企業整合網上營業廳、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營銷資源,構建線上線下融合銷售服務網絡,通過開展注冊有禮、抽獎等電子券促銷活動,把線下客戶引流到線上,截至今年5月底,粉絲規模達到4865萬,注冊會員2520萬;引入第三方營銷資源開展交叉營銷,為客戶提供線上加油卡充值、積分兌換、汽服、保險等增值服務,提高了客戶滿意度,增強了市場開拓能力。
應用油井數據自動化采集、全過程實時視頻監控等自動化控制系統,著力打造智能油氣田國家示范工程,生產控制自動化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面對低油價、經濟新常態等新形勢,中國石化主動應對,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推進智能油氣田建設,向高效勘探、效益開發轉型。2013年編制了智能油氣田規劃報告,2014年起先期在勝利、中原、西北等油田企業開展生產層面數字化、自動化試點建設,提升了油氣生產管理精細化水平,促進了油田提質增效、減虧創效。
西北油田實現油井數據自動化采集全覆蓋,600多口重點井和125個站點實現工藝參數自動采集和視頻監控,19個站庫實現無人值守,通過遠程控制使油井生產調節時間由4小時縮短至5分鐘,人均管井數由0.37口上升到0.8口,信息化、智能化助力西北油田扭虧為盈,率先在油田板塊實現盈利。
普光氣田針對高含硫氣田特點,率先使用以SCADA系統為數據核心的高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全氣田井口、沿線站場、閥室、輸氣管道的全過程實時監控、集中數據采集、泄漏監測報警和四級緊急連鎖關斷,高含硫天然氣凈化率達99.99%,總硫回收率達到99.9%,生產過程控制自動化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有效保障整個氣田高效開發和安全生產。
2017年6月,《中國石化智能油氣田試點建設項目總體設計報告》編制完成,將全面啟動在勝利海洋、中原普光、江漢涪陵、西北三廠4家試點的智能油氣田示范區建設,提升全面感知、集成協同、預警預測和分析優化等四項能力,打造智能油氣田國家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