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令人驚嘆的最新高清模擬技術揭曉了地球“湍流”內核,提供驅動地球磁場機制的新線索。
雖然地球磁場延伸超越地球,作為一種防護柵障避免有害太陽輻射侵襲,但事實上它源自地球表面之下3200公里深處。最新超級計算機模擬顯示,地球外核液態金屬流動,在這里溫度和壓力差異產生電流,同時,結合地球旋轉,可制造大規模的“發電機效應”。
法國科學研究國家中心指出,在這種發電機效應中,地球沿著地軸旋轉,并且與地球外核對流活動對齊,形成一個向太空方向延伸的大型磁場。
研究報告作者納撒尼爾·舍弗勒(Nathanael Schaeffer)稱,雖然該過程很難在實驗室復制,傳統計算機模擬技術經常計算不準確,迫使科學家“勉強接收近似值”。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外核的狀況,法國研究人員計劃使用蒙彼利埃市的OCCIGEN超級計算機。
舍弗勒說:“我們的計算機模擬使用16000個互聯計算機處理器,同時共同進行運算處理。OCCIGEN超級計算機運算處理一年時間相當于一臺電腦運算處理250年時間,這種超級計算能力有助于揭曉地核外部的狀況,其中包括科學家所猜測的過程,但該過程無法在此前的模擬實驗中體現出來。”
OCCIGEN超級計算機能夠模擬地球磁場向西漂移,同時,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極地附近強磁性相關的“大型龍卷風”證據,穿過地球內核向下延伸。
舍弗勒指出,地球內部磁場是最強的,與強勁的扭曲極地渦旋有關,它的動力學可能偶爾導致地殼表面形成逆向極化磁通斑塊。此外,最強磁場在切柱面累積較輕物質,從而形成穩定的層化結構。
研究人員解釋稱,最新模擬為地球外核提供更現實的觀察視角,能夠更有效地洞悉地球磁場。這將更好地理解和預測地球磁場變化,協助太空導航和其它任務。
舍弗勒表示,這項最新模擬實驗表明,正如所預測的結果磁場區域特別強。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該模擬實驗表明磁場其它區域是微不足道,可以忽略的。(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