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更大規模減稅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有效降低企業成本負擔。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更大規模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3月20日,也就是全國“兩會”閉幕不到一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審議通過了以增值稅改革為主要內容的一攬子減稅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明確增值稅減稅具體措施。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3月20日,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印發了《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明確了從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操作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四項內容:一是降低增值稅稅率水平。將適用16%稅率的項目改按13%稅率征稅,主要涉及制造業等行業;將適用10%稅率的項目改按9%稅率征稅,主要涉及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基礎電信服務和農產品等貨物;保持6%一檔稅率不變,主要涉及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和增值電信服務。二是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將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范圍。將取得不動產支付的進項稅由分兩年抵扣改為一次性全額抵扣。這兩項措施可增加納稅人的可抵扣進項稅,讓減稅惠及所有納稅人。三是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對降低稅率水平后納稅人的增量留抵稅額按條件予以退還,有效增加企業現金流。四是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進項稅額加計抵減。對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和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按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通過實施以上措施,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確保部分行業稅負有所降低,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第二,出臺有助于改善民生和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減稅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項內容:一是延續實施2018年執行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發揮政策導向作用,穩定社會預期。比如,對公共租賃住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國產抗艾滋病病毒藥品等稅收減免政策。二是助力脫貧攻堅,支持社會力量從事公益扶貧捐贈。對企業用于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建檔立卡貧困村的扶貧捐贈支出,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對符合條件的扶貧貨物捐贈免征增值稅。三是支持污染防治,鼓勵排污企業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污染治理。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如果說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是今年更大規模減稅的一道“開胃菜”,那么此次增值稅改革措施就是一道“主菜”,更是一道“硬菜”。至此,今年主要的減稅措施都已經出臺。可以說,今年已經確定的主要減稅措施出臺早、落實快,體現了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著眼“放水養魚”、增強發展后勁并考慮財政可持續,既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也是完善稅制、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
下一步,財政部、稅務總局將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組織實施,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宣傳解讀和培訓輔導,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密切跟蹤減稅政策特別是增值稅改革執行情況,及時研究解決政策實施過程中的突出問題,不斷完善政策舉措;加大督查和監督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讓企業和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