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9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標志著,經過兩年的周密準備、部署和試點,我市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在全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46個試點城市中,目前有10座城市公布或者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法規或者規定,我市屬于實施比較早的城市之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包括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四個環節。西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緊鑼密鼓,四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即將投入運行,待第五座明年投運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將達到12750噸/日;各區、縣可回收物分揀處理中心已經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擴建加速,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已經運行,為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為進一步推動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進程,遵循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系統推進的原則,實現生活垃圾處理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目標,我們從扎實推進、重點突破、精細管理三個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從各個環節全方位扎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首先,在分類環節,確保主要分類主體——居民和公共機構知曉分類標準和方法,在投放時正確分類。根據《辦法》的規定并借鑒上海、廈門等垃圾分類推進效果顯著城市的經驗,制定《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將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類別基本覆蓋。例如可回收物應該包含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制品、廢金屬、廢織物、其他物品共六類33種以上。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品等七類23種。廚余垃圾包含剩飯剩菜、過期食品、果皮果核、花卉植物等五類20多種。生活垃圾分類指南特別要將易于混淆的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清楚列舉。具體來說,餐巾紙、一次性餐具、尿不濕、衛生間用紙、防碎氣泡膜、污損紙張、污損塑料袋、膠帶、舊毛巾、內衣等屬于其他垃圾,不能將這些當做可回收物。還要強調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廢舊電子產品單獨分類、收集、運輸,不能混在日常生活垃圾中。
其次,在收集和運輸環節,要保證分類收集的設施完備,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種垃圾桶的數量和規格與分類投放的要求匹配。運輸環節,要切實做好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運輸車輛的采購和投運,杜絕混裝運輸,徹底讓公眾消除“前分后混”的后顧之憂。
第二,在重點環節和重點領域謀求突破
切實執行《辦法》,就要找出生活垃圾分類的重點環節和重點實施主體。突破重點方能提高效率實現目標。首先選擇重點人群和機構。
我們建議將大學生和大學作為首選對象。西安市目前有120多萬在校大學生,占西安市常住人口的10%以上,再加上生活居住基本上都在大學校區相對集中,對于垃圾分類知識和相關新設施接受能力強,有利于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環節全過程作為重點人群。公共機構例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具有示范效應,是重點機構,按照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的要求,在年底實現100%全覆蓋。
其次,要抓好重點環節分類投放,這是分類管理的起點,沒有分類投放,后面的三個環節基本上無法完成。分類投放核心是投放者,是人,其次才是工具或者設施。單純依靠智能垃圾分類收集裝置,不能作為分類投放的主要途徑。對于人,在宣傳引導的基礎上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行為管理,采用建立綠色賬戶等方法突出激勵,嚴格執行《辦法》第七章和第八章懲戒生活垃圾分類違規行為。
最后,要對全市各住宅小區分層次、分步驟、常態化,從提高知曉率、推進分類投放準確率、養成分類投放習慣等方面落實。此外,要切實執行城市街道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街道分類生活垃圾桶如果形同虛設,繼續混裝運輸,一則影響居民的分類積極性,二則挑戰法規的嚴肅性以及政府的公信力。
第三,生活垃圾分類尤其要注重精細管理
生活垃圾分類本身就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內容。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精細管理,首先體現在源頭對于餐廚垃圾和廚余垃圾來源的分析,就要至少分餐館、高校食堂、居民小區類型,對于餐前和餐后產生的垃圾數量調查、統計樣本每人次以及平均每人次的垃圾產生量,進一步統計各類源頭和城市總體的垃圾生產量,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分類管理政策尤其是減量化政策,配置相應資源比如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其次,精細管理還要體現在生活垃圾分類和運輸過程中。例如在分類環節,將可回收物飲料瓶分成瓶蓋、標簽和瓶體三個部分,將空紙質牛奶或者果汁包裝盒洗凈、剪開、晾干、整齊捆扎。在運輸環節,固定垃圾運輸時間、優化垃圾運輸路線,保持運輸車輛的整潔。最后,在處理環節體現精細管理,要杜絕形式上的分類處置,例如,我們調查發現,很多高校食堂對于餐廚垃圾目前只做簡單地用篩子和桶做干濕分類,將固體剩余食物和餐巾紙等雜物交給餐廚垃圾收運車,把瀝出液體并沒有做油水分離直接傾倒進下水道。必須嚴格按照餐廚垃圾的處置規定,要么在高校食堂投建類似于市政府食堂的小型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就地處置,要么將全部餐廚垃圾交由專業機構集中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