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再生塑料在經歷過2013年綠籬專項行動、2017年初的國門利劍行動之后,7月1日環保部開展為期1個月的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環保部有關負責人稱,近年來破壞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行為頻繁發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媒體屢次報道,社會廣泛關注,但這現象并沒有被遏制住。全國環保系統要深刻汲取教訓,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專項行動開展的背景
近兩年的環境執法檢查發現,一些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規模小、污染嚴重,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行為較為突出,增加了區域環境污染負荷,也給個別地區造成了嚴重環境污染。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環保部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決定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行動,依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
檢查對象
專項行動檢查對象為廣東、浙江、山東、江蘇、天津、福建、河北、遼寧、上海、江西、安徽、廣西、湖南、河南、山西、吉林、黑龍江、重慶、內蒙古、湖北、寧夏、新疆等22個省的1792家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
檢查內容
第一,檢查重點核查企業是否具備環評審批、環保驗收、排污許可等相關手續。嚴格對照環評審批等文件要求,檢查是否存在批建不符等行為。第二,檢查企業是否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是否規范設置排污口,是否存在偷排漏排行為,是否存在超標排放污染物的違法行為。第三,檢查企業是否落實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方面的環境管理要求,核查是否存在轉讓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進口廢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各種專項行動以來再生塑料質優量增
進口質量方面,2012年之前,國外出口到中國廢塑料35%為清洗后的,2013年清洗商品的占比提高到47%;截至2016年清洗商品占到80%以上。進口數量方面,自2013年以來,再生塑料進口量增速整體呈現下行趨勢。2016年再生塑料進口量僅有696.17萬噸,增速為-4.43%。排除國內剛需疲軟因素,進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為國內對進口廢料利用方面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進口料操作難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