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于黃金行業的國際化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對于我國大型國有礦業資源型企業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一帶一路”沿線黃金資源豐富、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落后,與我國黃金產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形成互補。應當責無旁貸地抓牢“一帶一路”機遇,加快行業“走出去”步伐。
宋鑫指出,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具有良好的黃金產業發展基礎,輻射東南亞、獨聯體、非洲等黃金資源豐富的地區,包含俄羅斯、蒙古、塔吉克斯坦、緬甸、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內的巨大黃金資源圈,涉及26個黃金生產國。沿線國家黃金資源豐富,消費旺盛,但發展不平衡,很多國家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落后,亟需來自外部的技術、資金、人才、市場等方面的支持,中外各自優勢的有效結合,成為實現“一帶一路”黃金行業的支撐點。
另一方面,黃金產業在“一帶一路”礦業開發中具有很多優勢。
1 黃金資源開發對基礎設施要求不高。與其他礦業相比,黃金資源開發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條件要求相對較低,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實施初期,電力、交通未正式開通的情況下,依靠柴油發電、自修礦區道路,便能實現基建和生產。
2 黃金資源開發見效快,具有示范意義。與其他礦業相比,黃金資源開發具有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黃金價值高、體積小,單位產值的能源、物資消耗少,用水量、三廢排放量小。
3 推動黃金產業鏈對接,踐行文化先行的理念。“一帶一路”區域是人類四大文明和主要宗教的誕生和發祥地,也是黃金使用和黃金文化的源頭,民間積淀了濃郁的黃金情結和深厚的黃金文化。
4 我國黃金開發技術具有比較優勢。我國黃金產業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可有效解決難采、難處理黃金資源的開發難題。特別是我國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在菌種、溫度適應范圍、有害元素耐受性方面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
目前,中亞、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大量的難處理黃金資源,由于技術的原因成為“呆礦”,中外可以充分發揮各方在資源、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實現合作開發。在中塔澤拉夫尚項目中,我國利用難處理資源開發技術和經驗,針對原工藝藥劑成本高、工藝流程復雜等問題,開發出一種低成本氨氰浸出工藝,解決了歐美礦業發達國家尚無法攻克的難題。
就目前,中國黃金在“一帶一路”開發情況,宋鑫談到,近年來,中國黃金成功并購了3個境外項目,分別是剛果(布)的索瑞米項目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布丘克金礦項目、庫魯項目。同時中國黃金正在跟蹤在俄羅斯、中亞、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多個項目。此外,中國黃金將發揮板塊企業中金珠寶對黃金產業鏈延伸的能力,通過黃金產品深加工、設計銷售等領域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沿線國家提供更加優質的黃金產品。
最后,宋鑫向記者介紹,今年他提交了四份提案,其中一份是有關自然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內黃金礦業權合理補償、有序退出的提案。
宋鑫指出,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內黃金礦業權清理是推進生態文明戰略的重要舉措,如處置不當容易引發職工安置難、企業債務危機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
宋鑫建議,一處于核心區和緩沖區的探礦權在進行評估并依法補償后退出,采礦權在退出前留一定過渡期;
二處于實驗區和外圍保護地帶的應經國土資源部門對綠色礦山建設論證通過后予以保留;
三明確保護區的邊界范圍和功能區劃;
四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妥善解決職工就業安置,對企業資產評估作價以解決企業債務問題,參照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辦法協助解決退出補償資金。